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

第2章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第2章

小说: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某综合症,刚巧有一种新药,专治你这种病,注射一支,三天就痊
愈。”打针三天后,“病人”果然痊愈出院了,其实医生为他打的只是
葡萄糖。
那么,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暗示呢?
从心理学上讲,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
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这样的决定和判断,
我们称其为“主见”。一个“自我”比较发达、健康的人,通常就是
我们所说的“有主见”、“有自我”的人。
但是,人不是神,没有万能的自我、更没有完美的自我,这样一
来,“自我”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也并不总是“有主见”的。“自
我”的不完美或是“自我”的部分缺陷,就给外来影响留出了空间,
给别人的暗示提供了机会。
暗示往往发生在被暗示者感到自卑的情况,就是觉得自己不如暗
示者、觉得暗示者比自己高明、自己必须接受他的判断、自己必须接
受暗示者的影响。其实,这样的暗示本质上就是用自认为比自己强的
别人的智能、代替或者干脆取代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当然,这样的自
卑、自贬,以及对于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很少能被受暗示者
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
对于来自他人的心理暗示,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提防受到
别人的操纵、控制。我们说过,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
完善和缺陷。那么如果一个人的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
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这种人的人格本身,就存
在着严重的依赖倾向,甚至可以说,在潜意识中就存在着接受暗示、
接受控制、接受操纵的渴望和需要。这样的心态往往和外来的暗示一
拍即合,很容易接受不良暗示,从而上当受骗。
暗示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可分为两类,一类
是直接暗示,是有意识地向他人发出刺激,使之迅速地不假思索地接
受,望梅止渴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类是间接暗示,是暗示者向他人
发出刺激,使之接受,但又不显露动机或不明确指明含义,需要他人
从事物和行为本身来理解。自我暗示是依靠思想、语言,自己向自己
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意志。自信心就是一种自我暗
示,当一个人面临挑战时,如果充满自信,就会鼓起勇气,奋力完成
任务。
其实一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如果不在上
面播下成功意识的良种,就会野草丛生,一片荒芜。自我暗示就是播
撒什么样的种子的控制媒介,一个人可以经由积极的心理暗示,自
动地把成功的种子和创造性的思想灌输进入潜意识的大片沃土。相
反,也可以灌输消极的种子或破坏性的思想,而使潜意识这块肥沃
的土地野草丛生。坚持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对于获得成功是非
常重要的。
佛家密宗认为,一切话语都具有咒语的力量。每一句话都会沉淀
在自己或他人心里,甚至深入潜意识,也就是说,具有神奇的暗示力
量。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这种力量呢?
打字员王小姐工作很忙,有一天副经理让她打一封长信,她不
耐烦地说改一改就行了,不一定要重打。经理沉着脸说:“如果你不
爱干,我可以找到爱干的人!”王小姐明白经理是在威胁她,感到
很生气。但转念一想,人家说的也对。自己拿钱,就应该好好干事。
本来她很讨厌这个工作,但是从现在开始,她决定开始喜欢这个
工作,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是喜欢这个工作的!”她不断地这样
说,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自己真的喜欢这个工作了,效率也得到了
提高。这就是因为她对自己说的话,对自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
示,从而改变了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语言的暗示作用实在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要尽量说些积极的话
来激励自己,比如“我能行,我有能力,我一定会把它做好”等等。
有一本书叫做《告诉孩子,你真棒!》,就是要用积极的暗示来激
励孩子。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也是许多成功励志学的精髓所在。
我们要尽量避免说“丧气话”,比如:“事情弄糟了,完蛋了,我
太笨了,干什么都干不好,什么用也没有……”等等,因为这些话会
使你真的成为那个样子。
3
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待的巨大力量
战国时候,齐国的承相管仲在做宰相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但
是,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而是让他们
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结果犯人们
一个也没有中途逃走,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
在现代社会,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有个教育专家曾找了个有偷
盗恶习的孩子,委托他把一包东西送到某地。其间要走很长一段路。
途中,这个孩子打开了包裹,发现里面有许多钱。但是,这个孩子没
有动这些钱,而是如数把钱送到了目的地。
这两个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心理使得惯于作恶的人,在
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动地放弃恶行,改恶从善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作恶的人之所以这样做,也就是对他们的善
行的期待,感到了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为了不辜负别人对他的信
任,而自动放弃了恶行。
这在心理学上,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很好解释,也就是:热切
的期望会使被你期望的人达到你的要求。
这个效应的名字是来自于古希腊的一个神撬在古希腊塞浦路斯
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有一次,他用
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雕刻了一个美丽的少女。王子的雕刻非常成功,
他的作品实在太美丽了:身材婀娜多姿,眼睛充满希望之光。王子爱
不释手,每天都以怜爱的目光深切地注视着象牙雕像,热切地希望
“她”有血有肉会说话,能够跟他谈心。王子每天都在深切地体验着
痛苦的煎熬一一他是那样爱“她”,可是“她”却只是块象牙,这使
王子每天茶不思饭不想,坐在“她”面前,呼唤着“她”,梦想着她
能够成为真正的少女。最后,王子的爱情感动了天神,天神使这位象
牙少女拥有了真正的生命,成为了真正的少女。
这里讲的故事仅仅是个神话,但古人也许正是想通过这样一个神
话故事说明一个现象:我们的热切期望,会使被我们期望的人达到我
们的要求。这种现象,心理学家就把它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发现,在教育实践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孩子的成长有
巨大的影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名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里
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测验”,等测
验结束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知教师
说,根据本次发展测验的结果,这名单上列出的全班学生的20%是班
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
教师们看了看名单,发现有些学生的成绩是很优异的,而有些学
生则不然,甚至成绩很差。两个心理学家便解释道,“请你们注意,我
们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非现在的情况。”
心理学家们反复叮嘱教师们不要将这个名单外传。发展测验结束
8个月以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对18个班的学生的学习
成绩进行了追踪检测,结果发现他们先前提供给教师的名单上的那20
%的学生们的学业成绩都有了显著进步,而且这些学生的情感健康,
好奇心强,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学习努力,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特
别融洽。
教师们连连点头说,两位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有很多学生是
他们原先根本想不到的,竟会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
这时心理学家告诉老师:各个班级的这20%的所谓更有发展可
能的学生,是心理学家们随机抽取出来的。这个实验只是想证明教
师对学生的期望所起的作用。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教师对孩子的热切期望地孩子会产生多么
大的影响。为什么这种期待心理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因为信
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
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的到满足的时
候,人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当然可以使人有最好的表现。
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
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
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积极期望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最典型的要数爱迪生的成才故事。
爱迪生小时候仅仅上三个月小学就被开除了,因为学校认为他“智力
低下”。但爱迪生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很有信心,她对爱迪生说:“你
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
书。”
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鼓励,在母亲的亲自教导下,学到了比一般
孩子在学校里多的多的知识,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我
们今天所享受的电灯、电影、录音机等都受惠于爱迪生的发明,归功
于爱迪生母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
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
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
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由此可见,教
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积极的心理期待对孩子的自我肯定和未来
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在企业管理中,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管理者
像皮格马利翁一样,坚信自己的每一位下属员工都是人才,都是千里
马,都能够为公司做出贡献,并在与员工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向员
工传达这种信息,将对员工的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效应的影
响下,员工可能会给予管理者积极的反馈,按照领导的期望行事并最
终达到成功。如果一个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下属都是饭桶,一无是处,
并经常批评指责自己的下属,那么他的下属也可能真的变得一无是
处,成为公司的负债资本,这是一件非常危险而又可怕的现象。古人
说“用人不疑”和“点石成金”,也就是这个道理,任用别人,就应
该相信别人,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
通用电器公司的CEO杰克·韦尔奇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公司里
犯过一个大错误一一因为工作失误,导致一场比较严重的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他以为自己肯定要被炒鱿鱼,沮丧极了。但出乎他意料
的是,管理者没有解雇他,只是嘱咐他以后小心一点。原来,管理者
早就发现他具有杰出的才能,正准备重点培养他,所以不愿因为一次
错误就失去这个难得的人才。这让韦尔奇感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器重,
从而激发出极大的工作动力,果然成为伟大的管理者。
在夫妻之间,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对夫妻之间的互相“改造”具有
神奇的作用。李先生的妻子长的很漂亮,能烧一手好菜。可是就在两
年前,他们刚刚结婚时,妻子还什么菜都还不会做。他当初追求妻子
时,只重视了容貌和性格,却没有想到厨艺的问题。后来,他们真的
结婚了,他心甘情愿地每天围着锅台转,但是他也有事业,所以感到
很累。他开始想,要是妻子能烧烧饭该有多好!可是妻子真的被他养
成娇妻了,什么也不会做。
幸好他不是个急脾气,没有对妻子说:“家是我的,也是你的,我
太累了,你为什么不能做做菜?”如果他这样,即使他的妻子去做,
恐怕也不会太心甘情愿。有一次晚上,他故意回来的比妻子晚,回来
前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说“今天我可能要回来晚些,亲爱的,你能不
能烧些菜,让我回家后能尝尝你的手艺?唉,我今天实在是太累了,真
想回到你身边。”妻子挂了电话,心中感觉很愧疚,觉得自己衣来伸
手、饭来张口,什么贡献也不做,对不起丈夫。
等丈夫回来,菜已经摆好了。丈夫尝了尝,很难吃,但他笑着对
妻子说:“还不知道我老婆的厨艺这么好呢!”同时大口大口地吃了起
来。妻子心里很满足。第二天又是妻子烧菜,丈夫仍然说好吃,妻子
很受鼓舞,还专门买了几本烹调书,在家学起来。一年后,朋友们去
〃他家做客,发现他妻子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