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应该坚持做自己,要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风格。每个人有自己与
生俱来的个性和特点,表现出自己独有的这些特点和优势,才是自然
的,才能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模仿别人,往往使我们变的四不
象,还不如保持自己原来的风格好。
比如在武打明星成龙之前,最有名的武打明星是李小龙。而李小
龙英年早逝,接下来具有接他班资格的只有成龙。起初许多人建议成
龙模仿李小龙,成为李小龙第二。但是成龙没有那么做,而是根据自
己的个性和风格,树立了一个崭新的形象,区别于李小龙那种酷酷
的、严肃的风格,而塑造了一种开朗、幽默、搞笑,同时正直、友善
的风格。这给他带来了和李小龙同样大的成功。而如果只是模仿李小
龙,弄不好也会出现东施效舞的效应。
另外一种消极的模仿,是出于对有钱人、经济条件和地位更高的
人的攀比。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塑造了一个文学角色形象“茹尔丹先生”;〃
这个“茹尔丹先生”是个模仿迷。他得知别人家在举办家庭音乐欣
赏会,“那么我家也应该有”,于是赶忙去请音乐教师到家里来。至
于服饰穿戴,茹尔丹也处处向“上等人”看齐,却又模仿的很不得
体。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据说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缝给他
裁错了衣服,编瞎话哄他,他居然也信以为真了。结果,尽管衣服
上的“花朵都是头朝下”的,但他只要听说是模仿而致,也就“那
么行啦”。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有点夸张,但它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确
有不少像茹尔丹先生这样出于虚荣而和其他人模仿、攀比的人。
生活中人们对富人、阔人、时髦人的派头的攀比是很普遍的。如
现在流行的女人之间攀比手机的小巧、多功能、是否有彩屏;男人
间攀比轿车的档次、别墅的位置。不少中小学牛不是攀比学习成绩,
而是攀比父母的级别、职位。据说北京一些贵族学校的学生,比爸
爸是司局级还是部委级;海南的一些重点小学学生在父母接送时,
攀比轿车的档次。一个学生对他爸说:“您下次接我到路口就行了,
别到校门口,您的农夫车太丢人了!”原来他的同学父母开的都是
“奔驰”、“宝马”。大学生攀比名牌服装和生日宴会的规格的现象也
很普遍。还有很多人举行婚礼,不量入为出,而是为了和别人攀比而
花费巨大,甚至为此举债。
固然,和人相比是人的本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每
个人的追求。但是人和人的能力与先天条件不同,所拥有的自然会有
差异。盲目的攀比,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而且出于虚荣的攀比对于个人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对社会也是
一种不健康的风气。首先,人生的快乐不一定取决于外表的形式上的
东西,比如举行婚礼,值得怀念的是结婚本身,而不是车队、花费、
排场等“表面功夫”。另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别人有的我们没有,
但我们有的别人也不一定有。而且生活的滋味是“如人饮水,冷暖自
知”,你很难从外表真正了解别人是否幸福。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人
和人之间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
25社会感染:
人多为什么胆大
大概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吧:旅行中,当一个人徘徊在陌生地
方的时候,总会有某种好奇心和解放感而引起的兴奋,又会有点紧
张。
但是,和朋友一起出去就不同了。假设我们是平时做事十分小心
谨慎、每到达一个新环境前都会做好充分准备的人,如果和朋友一起
出去,即使对周围环境还不十分熟悉,也没有充分的计划,也会变得
大胆多了。
这种心理并不是在旅行时才会出现。当一个人的时候,即使有恶
作剧的念头,也往往不敢去做。可是当几个人聚集在一起玩得兴致勃
勃时,即使没人带头也可能会这样去做。
同样,在会场上,当大家一起自由地讨论想法,商谈战略战状时,
比起每个人独自思考提出的意见想法会更大胆。尽管客观状况没有改
变,仅仅是人数的增加,就会使大家变得自如洒脱起来,倾向于提一
些更大胆的想法。虽然大胆的方针策略会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但由于
人数多,责任分散,大家会很容易轻松地提一些大胆的意见或行动。
美国心理学家对此展开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集体决策与个人决
策相比,似乎的确存在更具冒险性的特点。
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先提供这样一个情境:有一个工程师,他已经
结婚了,并有一个孩子。5年前他大学毕业便进入一家大型公司上班,
工作稳定,收人中等,福利完备,将来还会有一大笔退休金,但是在
退休之前工资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另外还有一家小型公司也在招人,
工资很高,还有奖金与股权,可惜收入并不稳定。现在让大家为工程
师做参谋,帮助他作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实验中先让一些人单
独提出建议,然后再组成小组,一起讨论,共同提出建议。结果发现,
各人在团体决策下所提的建议比单独情况下所提出的要冒险得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
心理学家有如下一些解释:首先,集体中会发生责任分散效应,
出了错,责任平摊,每个人所承担的较轻,因而易于主张冒险,因为
一旦决策正确,各自所获得的利益并没怎么减少。其次,天生好冒险
的人往往在集体中有较大的影响,他们更健谈,嗓门也高,因此容易
让集体接受他们的主张。再次,当个人提出建议时,能由于不熟悉情
况而心中无数,所以小心为上;而在集体讨论后,每个人对情况会有
更全面也更深人的了解,也就敢于提出冒险性的建议了。
这个心理规律提醒我们,对群体的决策不要过于相信。在群体决
策之后,我们还是需要冷静地用一个人的头脑仔细思考一下,这个决
策是不是过于大胆和冒险了?如果我们自己是负责人,就更应该如
此。因为最后集体不会为这个决定负责的。
人多变得胆大,还有更加极端的情况。
如果世界杯足球赛在哪个城市举办,想必主办城市的居民必定会
兴高采烈,但当地的警察肯定是高兴不起来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
对“足球流氓”犯懂。
欧洲的男子足球水平很高,欧洲的足球流氓也同样大名远扬,尤
其是英格兰的足球流氓,足以使任何球场保安谈虎色变。1985年5月,
比利时海塞尔体育场欧洲俱乐部冠军杯赛决赛现场,由英格兰利物浦
队和意大利尤文图斯队争夺冠军。比赛中途,利物浦球迷率先挑起骚
乱,暴力冲突中双方球迷死46人,伤逾百人,上演了空前的惨剧。
“海塞尔惨案”已经过去了好多年,然而球场暴力却有增无减。
鉴于惨案愈演愈烈,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已经一再指出,球场暴力已
成为足球事业发展的毒瘤,也是足球运动的耻辱。那么,这阴魂不散、
“我行我素”的球场暴力,究竟有些什么奥秘呢?
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在其1895年的著作《群众心理学》中,
提出了所谓的“群众心理统一律”。他认为,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只
要它受到“群众心理统一律”的支配,就构成了群众,从而表现出与
组成成员的个体的特征全然不同的独立特征。勒庞将这些特征总结为
丧失理智、情感冲动、非理性且缺乏责任感。
〃勒庞写道:(群众中)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
着主导地位,在情绪和观念的感染下以及暗示的影响下朝着明确的方
向发展.并且,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成行动的倾向。”
身处群众中的个人,在群众心理气氛的感染之下,失去独立思考
和判断能力,取而代之的是依随群众的情绪和意见而行动。人们的群
众行为与个人独处时的行为迥然相异,时常受其他人影响而出现偏
差,他们分不清主观和客观,想像多于实际,毫无逻辑可言,和事实
往往有很大的距离。最终,道德感和社会约束机制在狂热的氛围中都
失去了效力,在独处时风度翩翩的人,在群众之中却可能迷失了自
我,表现出冲动、偏执、狂暴甚至反社会的行为。
群众中的社会感染与暗示,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元凶之一。试想大
家都在一个剧场里安静地观看表演,突然间浓烟滚滚,着火了!观众
一下子惊呆了,这时有人猛地冲向安全出口,所有的人马上都跟着向
出口挤去,结果人多门小,反而都被堵在了门口。这就是社会感染的
一个好例子。在公共场所,我们看到别人起立,自己也会起立;看人
家鼓掌,我们也会鼓掌,甚至看到别人打哈欠,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
打起哈欠来。
美国学者爱德华·A·罗斯全盘继承了法国学派的观点,指出这
其实是刺激与反应一系列递进强化的过程:群众在受到暗示后,就会
发生相互影响;在相互影响下,一些荒唐的暗示又更加能鼓动群众,
引发某种骚动.而骚动本身再次坚定了群众对暗示的信任。在这样的
循环之下,群众趋向于越来越狂热。
这种现象在股市中也会看到。研究股市投机心理的专家曾提出过
一个著名的“群羊理论”,解释了股民们随大势非理性地买卖证券,造
成股市暴涨或暴跌的现象:当刺激发生时,一个人的反应由他人刺激
而来,而这个人的反应又形成了对他人的刺激,并且这些刺激会变得
一次比一次强。股市大涨时,引起了人们的极度兴奋,股民甲和乙看
到丙与丁在大量买进股票,情绪更加亢奋,继续不断买进,而甲和乙
的这一些反应又成为对丙与丁的强有力刺激,使丙与丁买得更多,丙
亘啼姗翻的碑,
与丁的反应反过来又刺激了甲与乙―就这样,彼此循环刺激,股价
涨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最后引发崩盘。
不光是股市,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因为投机过盛而造成经济危
机,比如,几百年前荷兰疯狂炒卖郁金香的事件,还有海南与日本、
香港曾经发生的房地产泡沫,都基本遵循这一道理。
引起群众争相仿效的社会感染一般有两种,一是情绪传染,个体
自控能力下降,表现出各类过激行为。二是行为传染,动作从一个人
传到另一个人。当参与者具有共同的态度、兴趣和价值观时,社会传
染最有可能发生。
特别是在球场的大环境中,作为松散的无组织的社会共同体,同
仇敌汽的球迷不约而同地跟随他人而行动,当人们对比赛的进程、比
赛的结果或者比赛中的球员、裁判有意见时,不满的情绪被煽起,并
迅速扩散。只要有一个人向赛场扔东西,其他球迷也会扔东西,一下
子掷抛物会像暴雨般地向下飞去。同样,那些冲动的暴力行为也会迅
速引起共鸣,从而引发一场场的球场骚乱。
除了社会感染外,群众中的个人丧失同一性和责任感,也是不可
忽视的一点。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个性消失”(或“去个性化”),这
时的个体丧失了个人身份,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常常表
现出与内在的标准(主要是道德守则)不一致,表现出正常情况下绝不
会发生的行为。
26权威效应与名人效应:
他们的影响力为何更大?
美国某大学心理系的一堂课上,一位教授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位来
宾一一“施米特博士”,说他是世界闻名的化学家。施米特博士从皮
包中拿出一个装着液体的玻璃瓶,说:“这是我正在研究的一种物质,
它的挥发性很强,当我拨出瓶塞,它马上会挥发出来。但它完全无害,
气味很小。当你们闻到气味,就请立刻举手。”
说完话,博士拿出一个秒表,并拔开瓶塞。一会功夫,只见学生
们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依次举起了手。但是后来,心理学教授告诉
学生们:施米特博士只是本校的一位老师化装的,而那种物质只不过
是蒸馏水。
学生们为什么不相信自己的鼻子呢?因为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就
是那位“化学家”已经告诉了他们答案。而他们无论如何没想到,“权
威”的话竟然是错误的。
因为迷信权威,而不相信自己的感觉,这个实验体现了人们对权
威盲信的心理。这受到心理学权威效应的支配,就是说权威对人们的
影响力要超过常人。
这种权威效应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假如你眼睛
不舒服,到医院就诊,如果其他条件相同,有一位眼科专家和一位刚
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大夫供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个呢?很可能你会选
择专家。
医学专家洪昭光的著作《登上健康快车》,著名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