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孝经智慧 >

第26章

孝经智慧-第26章

小说: 孝经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由子与父母和谐、弟与兄长和谐,而至于家庭和谐,再至于社会和谐,然后是一国的和谐。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我们往往局限于一家来理解,其实每一个社会的家庭细胞都能这样,那么推演出去,就是一个广阔的社会、国家、天下的“和”与“兴”了。这就是大视野下的“万事兴”了。
  此顺便一说,后来有成语“移孝为忠”即是出于本章,意思就是把孝顺父母之心转移为效忠君主。如唐代张说运用之,说:“传云:去食存信,信而有征。经云:移孝为忠,孝则不匮。”(《郑国夫人神道碑奉敕撰》)
  2。 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注》:“上三德于内,名自传于后代。”
  这是本章的小结。由家内的“三事”,即“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再由内而外,由家庭而至于社会,那么就会变移、迁移,移用为另种“三事”,即“忠君”、“顺长”、“治官”。这便立身于世,且广扬名声了。
  二、《广扬名章》的现代启示谈片
  现代人讲究人生的成功,孔子也提倡人生的成功。孔子曾说:“三十而立。”(《论语·为政篇》)人到三十不要还是匍匐着,挺不起胸膛,而是要堂堂正正、有名有姓、有为有成地站立、挺立在人世,做个堂堂七尺汉子了!孔子还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篇》)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是默默无闻、没有什么名望的话,那么也就不值得惧怕了。
  扬名、广扬名,就是播扬、广泛地播扬名声、名望。孔子指出的是由内而外的途径与方法,那就是由“行成于内”而至于外的“名立于后世”。现代人可以更加理智地抽取其中的智慧,那就是必须先有内在的品德、修养、素质、能力、本领、智慧,然后才能转化为外在的事业,最后臻于人生的成功,而名立于后世。
  这内在的素养、素质,不要忘记“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这外在的奋斗也不妨尝试一下“忠可移于君”、“顺可移于长”、“治可移于官”,也许不无作用。当然一切不可“愚”,死扣一通远不如活参、活用、活化一番。
    

谏诤章第十五(1)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译文】
  曾子问道:“至于慈爱、恭敬、安亲、扬名,那么已经听闻到夫子的训命了。冒昧地请问,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孔子说:“这是说的什么啊?这是说的什么啊!往昔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即使不行正道,但是还不会失去天下。诸侯有谏诤之臣五人,即使不行正道,但是还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大夫有谏诤之臣三人,即使不行正道,但是还不会失去他的家。士有谏诤的朋友,那么自身就不会离开美好的声誉。父亲有劝谏的儿子,那么自身就不会陷入不义。所以面对不合道义的,那么儿子不可以不向父亲谏诤,臣子不可以不向君主谏诤。所以面对不合道义的就谏诤,只是听从父亲的命令,又哪里能算是孝呢?”
  【讲读】
  此章是说孝道中的为臣、为子之道又一方面,即是遇到君王有过失、父亲有过失,面对不合道义的,皆应当谏诤。所谓“谏诤”,就是直言规劝。“谏”,规劝君主、尊长、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或过失;“诤”,以直言劝告,使之改正错误。因此本章就称为《谏诤章》。
  一、曾子再生疑问
  曾子在这里又产生疑问,向夫子提出一个问题:“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注》:“事父有隐无犯,又敬不违,故疑而问之也。”这就是曾子所知道的孝道,然而这是片面的,曾子其实也有了怀疑,因此向孔子讨教。
  “若夫”,句首语气词,用来引出下文。“慈爱”,是亲爱的意思。“慈”,一般是指上对下的关爱,但是也可以用为下对上的亲爱,这里就用为儿子对父亲的亲爱、孝爱。阮福《孝经义疏补》:“子孝亲,亦曰慈。慈爱即孝爱也。故《曾子·大孝篇》曰‘慈爱忘劳’,即曾子传《孝经》之意。王氏引之《经义述闻》,历引《孟子》‘孝子慈孙’、《齐语》‘慈孝于父母’,《谥法解》‘慈惠爱亲曰孝’,以证之。是也。”
  曾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至于慈爱恭敬,安定父母,立身扬名,那么已经听闻到夫子的教诲了。冒昧地请问,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二、孔子再次解惑
  1。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注》:“有非而从,成父不义,理所不可,故再言之。”
  孔子对于曾子的问题,很有触动,于是很有感触地重复说:这是说的什么啊?这是说的什么啊!从这一话语的重复表述中,可以体会到孔子面对这种理念时的情绪色彩很浓,也许觉得人们误解太深了。
  在孔子看来,“父之令”,是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的。其中或善或恶,或对或错,或道义或不道义,均要分而析之,区而别之,不可笼统对待,不可盲目听从。因此孔子感慨系之,觉得曾子疑之深、惑之大,而为之再作解惑。
  2。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谏诤章第十五(2)
孔子接着从五个层面来谈这个问题。先从最贵最高的天子说起。“争臣”,即是“诤臣”,“争”同“诤”,是谏诤之臣。《*通·谏诤》引《孝经》“争臣”即作“诤臣”。“无道”,不行正道,做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也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
  这是说,历史上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即使不行正道,但是还不会失去天下。这就是因为谏诤之臣在起作用,而且还不是一两个臣子,是一个谏诤的团队在集体起作用。从下文看,随着地位与权力的递减而谏诤之臣的人数依次递减,那么可以敏悟到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管辖越广的,越是需要强大的监督机制,乃至需要一个七人组成的谏诤团队。
  3。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这是说,天子之下的诸侯有谏诤之臣五人。有了这些谏臣,即使不行正道,还是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
  4。 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家”,指卿大夫统治的地方。意思是,诸侯之下的大夫,需要有谏诤之臣三人,即使不行正道,还是不会失去他的家。
  唐玄宗《注》:“降杀以两,尊卑之差。争为谏也。言虽无道,为有争臣,则终不至失天下、亡家国也。”这是说争臣降低削减的人数,每一层级为两人,比如由天子的七人至于诸侯的五人,再由诸侯的五人至于卿大夫的三人,这是体现了一个尊卑的差别。同时指出,即使是无道者,因为有了争臣,就可以挽救“失天下”、“亡家国”的悲惨命运。这可以看到谏诤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与价值!
  5。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注》:“令,善也。益者三友,言受忠告,故不失其善名。”
  “争友”,即“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通·谏诤》引《孝经》此句即作“诤友”。“令名”,美好的声誉;“令”,善,美好。此句意思是,士有谏诤的朋友,那么自身就不会离开美好的声誉。
  6。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注》:“父失则谏,故免陷于不义。”“争子”,也即“诤子”,能直言劝谏父亲的儿子。《*通·谏诤》引《孝经》此句即作“诤子”。此句意思是,父有劝谏的儿子,那么自身就不会陷入不义之中。
  三、不义·不争·不孝·不忠
  1。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注》:“不争则非忠孝。”上句两个“争”,均通“诤”。孔子总结,说:所以面对不合道义的,那么儿子不可以不向父亲劝谏,臣子不可以不向君主劝谏。如果“不争”,那就不是孝子,不是忠臣。
  2。 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最后,孔子回到曾子的问题起点。孔子说,所以面对不道义的,就要劝谏;听从父亲之命令的,又哪里能算是孝呢?
  《荀子·子道》记载了孔子一件很有意趣的事情。
  鲁哀公问孔子:“儿子听从父命,是否就是孝?臣子听从君命,是否就是忠贞?”
  连问了三次,孔子没有回答。从朝廷出来后,孔子用这个问题来问子贡。子贡认为,这就是孝和忠贞。
  孔子就批评他:小人啊!你不懂啊!国家一定要有敢于谏劝的大臣,才不会有危险。父亲一定要有敢于规劝的儿子,才不会做出无礼的事情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大臣一味听从君命,怎么是孝和忠贞呢?要审察分析啊!
  《论语·里仁》有云:“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就是说对父母不同的意见,可以婉转地批评,不要闹翻了,还是恭敬地操劳,不怨恨。这也是一种进谏的智慧。
  孔子非常重视“谏诤”,且很有智慧。《孔子家语·辨政》:“孔子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谲()谏”,是婉转地进谏。“戆谏”,是没有文饰的进谏。“降谏”,是和颜悦色、平心静气地进谏。“直谏”,是直截了当进谏。“风谏”,态度与言辞委婉,并用拟喻、暗示、旁敲侧击的方法进谏。孔子还说在进谏的时候,要揣摩君主的心态,选择进谏方法,他自己遵从风谏。
  四、《谏诤章》现代启示谈片
  此章让现代人再次领略到孔子论“孝”的深刻与智慧的风采。
  孔子不是一个方而不圆的“圣人”,而是一个能方能圆的“圣之时者”。孔子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虽然“师道尊严”,但是他庄严地宣称,面对着仁,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这就是孔子的辩证“师道”观。同样虽然要谨守孝敬孝顺,但是“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这是孔子的辩证的“孝道”观。同时在采用怎样的谏诤方法上,孔子也教人须灵性十足。
  读此章我们不仅进入孝的又一个侧面,且又深入一层地了解了孝道。孝,不是盲目地“愚孝”,是有“义”、“不义”的问题在的,有“是”与“非”的原则在。孔子还告诉人们,历史的经验是:
  其一,对当权者的谏诤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越往高层越是需要众多的人来进谏,这是一种必需的监督机制。
  其二,当权者可能会“无道”,但对于一个天下、国家来说,那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没有“谏诤之臣”。
  其三,谏诤之臣的重大价值,在于可以挽救“无道”当权者的将要被倾覆、失去的“其天下”、“其国”、“其家”。再降层而言之,有争友,则使士“身不离于令名”。有争子,则使父“身不陷于不义”。
  其四,在臣、在子这一方,固然要“当不义则争之”;而在当权者这一方,如天子、诸侯、卿大夫,也要接受谏诤,认识到谏诤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这是关系到天下、诸侯国、卿大夫之家的存亡大问题。
  孔子这里是“执古御今”,我们现代人何尝不可以也来一番“执古御今”的借鉴?
   

感应章第十六(1)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译文】
  孔子说:“往昔圣明君王,奉事父亲尽孝道,所以奉事上天也能明察;奉事母亲尽孝道,所以奉事大地也能明察。长辈与晚辈之间能顺畅,所以君臣上下之间能治理。奉事天地能够明察,那么神明会感应而彰显福分。所以虽为天子,必定也有该尊敬的人,是说还有父辈;必定又有先于他的人,是说还有兄长。宗庙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