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心理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犹太教传统里隐藏着很多嘲笑无能者的趣事。比如有人把汤溅出来、坐错飞机、把车钥匙锁在卡车里,他们通过这些而受到关注。那些生来倒霉的人却因为能力低而成为牺牲品。他们因为把汤沾在裙兜上、上飞机时绊倒、必须在凌晨两点用备用钥匙开门而受到嘲笑。
奇怪的是,害羞者的消极天性使他们习惯了电视世界的反馈模式。在电视世界里,只有换频道或是调节频率可以与电子形象联系。享受电视世界的这一代年轻人正在学习让侦探科杰克(Kojak)代替他们坚强,让罗达(Rhoda)代替他们说话,让玛丽·哈特曼(Mary Hartmann)代替他们解决麻烦。一个年轻人分享了他在电视世界中的生活体验。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也许就是电视。是妈妈而不是爸爸教会了我礼貌,但是大多数事情都是电视教会我的。在我的生命中,平均每天至少有三个小时与电视为伴。电视给予了我很多却从不求回报。看电视时,我是被动消极的。我很擅长倾听和学习,但却不擅长与人沟通交流。我期待在学校里学习却不能融入其中,在大学里我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由于大学课程学习10%的成绩来自于课堂参与程度,因为害羞,我的成绩受到很大影响。如果害羞源于“错误”的行为反应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强化“正确”的反应方式以消除原先“错误”的方式。依据这种观点,害羞的行为导致了害羞的经历。一旦习惯了害羞的行为,它就染上一些坏毛病和特殊恐惧,如对蛇的恐惧,这会成为我们的行为模式。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社会技能即自我确认训练便是以这些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
行为主义者因为乐观对待治愈害羞而备受欢迎。因为他们的观点从特质论“天生的失败者”阴影与宿命论中脱离了出来,使害羞者看到了希望和光明。然而,从我们所了解的不同类型的害羞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害羞的人已经有了恰当的社会技能,但是因为缺乏自信妨碍了他们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教给沉默者正确的说话技能不一定能治愈他们的沉默寡言,尽管有的时候可能对他们产生一点效果,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会使他们的害羞更加严重!更令人惊奇的是,成功的社会技能训练必须通过降低社会焦虑感,提高个体自尊心,使个体从非理性的害羞中走出来。
对于一些极度害羞的人来说,最深刻最可怕的恐惧感不是来自于现实事件,而恰恰来自于内心那些“象征符号”。害羞不是源于特别场景中与人交往时产生的痛苦的个人体验,而是因为那些尚未解决的、积压下来的冲突而不自在,一旦涉及这些情景或人在脑海里浮现时,他们就会感到压力和焦虑。毫无疑问,弗洛伊德学派认为:解决这类害羞的方法最好用精神分析,其次才是行为主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3章 为什么人们会害羞(4)
过度自我,从而害羞
用精神分析理论可以完美地解释害羞,但却不能解释害羞的原因。精神分析理论充斥着这样一些概念:内在冲突、自我防御、攻击、分裂、重组、非正式竞争,双重自我,待解的秘密特征码等。然而,精神分析的很多理论都是以摘要或模棱两可的概念陈述的,所以它不可作为依据。其“正确性”不可以用“错误性”来证明,因为其理论根本就无法用科学的方式进行真实性的判断。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通过对名叫维多利亚的精神病人的临床实验分析,总结和建立了其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困扰是本我、自我、超我等不和谐的产物,它们也是人格最基本的三个特质。本我是指人类本能的冲动;自我是指现实的个体知觉,是人们学习可能的事情,并控制自己去做切合实际的事;超我是指良心、道德监督、理想和社会禁忌等。
自我的目标是在强烈的本我欲望和超我束缚之间找到平衡点。当自我发挥好的时候,就可以合理安排事情,按照正确的行为方式满足本我的需求,并且不违反道德标准或社会规范。但是这个平衡点相当难把握,不容易达到,甚至从来没有达到过。本我驱使人们立刻满足需求,而这些强烈的需求中包括性行为和攻击行为。超我限制本我,不允许本我将麻烦的需求付诸行动,因此,夹在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基本冲突就产生了。
在这些表述中,害羞只是内在冲突表现出来的症状而已。它代表着未被满足的本我的原始愿望。在这些愿望中,包括孩子的恋母情结,因为对母亲倾心的爱而具有排他性。这些情况当然也可能发生在父亲身上。
许多精神分析的著作都认为,害羞可以追溯到早期人格发展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整合的失调。这些著作都为我们提供了精神分析学派对害羞原因的理解。
假设约翰是一位成功战胜了害羞的男性,我们可以用精神分析法解释他的改变:他是一位强烈爱着自己母亲的男孩,由于其恋母情结未能得到满足而导致内心恐惧,甚至把父亲也看做是现实中对他有威胁的人物。由于青春期性的萌动和刺激,约翰假想他可以坦率地说出自己有*趋向,但他不敢讲出来。于是,性诱惑开始变成了性禁忌,压抑的结果导致了害羞。他的自述说明他从性压抑中解放出来,他表达了自己潜藏于心的性目的,将对母亲的性冲动,替代为对强势女性的性幻想。
纽约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卡普兰(Donald Kaplan)认为害羞起源于自我优势地位的确立,或者说是自恋。令人感到矛盾的是,害羞的人看起来很谦逊、文静而且有耐心,但与人相处时却充满敌意和荒诞。由于他们的感觉不能直接被表达出来,因而受到扭曲和替代,害羞由此就产生了。
害羞是一种社会性创伤,为逃避假想的威胁,病人常常在生活中表现出主观积极而且温和亲切;源于对被忽视、忽略和拒绝的恐惧,病人常常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友好且合作。其内在的痛苦就转化为害羞。
在临床经验中,我发现病态的害羞者因为孤独,从而极度关注能为其提供极大快乐的美妙幻想。的确,一个长期的、生动的白日梦是害羞患者的重要价值所在……
有的学者认为: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与母亲分离时心理感到不适,便容易产生孤独感。如果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母亲也没有履行好保护孩子自我意识的角色,问题就这样产生了。不成熟的自我意识,正如暴风雨中在大海上漂泊的纸船一样飘摇不定,并且随时可能翻船。精神分析学家说,这种被抛弃的自我意识在长大后会形成一种恐惧感,使之无法应对生命中的未知性,这种恐惧便构成了极度害羞的特征。 。。 。。
第3章 为什么人们会害羞(5)
许多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极度胆怯会使一个人变得害羞。这个理论是基于过去对害羞者的研究提出的。报告指出:害羞导致这些害羞者足不出户。对这些人来说,极度害羞成为他们严重精神障碍的一种外在表现,害羞就像是他们病态心理状况的障眼法。对这些人而言,专业的治疗是必要的。本书第二部分推荐的方法可使他们解决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无论如何,精神分析理论使我们看出害羞者内心的那些非理性特征。他们对权利、优越感、战争以及性有着近乎疯狂的需求。在此让我们窥探一下害羞者虚幻的自我世界。
演员麦克·约克(Michael York)描述了他的害羞世界。我很害羞,但心中有一个愿望。我记得在上幼儿园时,他们玩起了‘小红帽乘篷车’的游戏,我只是在幕后做助手。我常常站在那里注视着那个扮演狼的小孩子,我是如此地嫉妒他,甚至怨恨他。我就一直盯着他看。不过你知道吗?他后来生病了,而我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那个角色。一个26岁的中产阶级男子,当他的害羞感减弱时,他发现自己潜在的恐惧和敌意。我发现拥有的自身价值越多,我就越不尊敬别人。并不是害怕别人,相反,我认为他们都是非理性的。在学校就认识的一些老朋友,现在觉得和他们无话可说。虽然他们赚很多钱,但总是泡在酒吧里面,找女孩寻欢作乐。他们在兴奋剂、性和低俗中堕落。
在我召集的害羞研讨会上, 一位女士这样说道:浴室是我的梦幻之地。我总是坐在那里看着镜子并且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我可以花很长时间做这件事。当我发现这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我变得极为痛苦,这也给我带来了烦恼。我自己找出了解决方法:就是假装镜子后面有一个隐形照相机,并且吉米(我喜欢的男孩)可以随时通过它看到我。我总是问自己如果他正在看我,我会是什么感觉?我总是告诉自己他喜欢他所看到的,因此,即使我不能让自己离开镜子,但为了杰米我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行为。现在当我再做这件事时,就不再感到有负罪感了。我在家时依然做这件属于自己的事情。害羞者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情况在我一个同事身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她时常回避聚光灯,但她内心一直喜欢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我是一个很怕跳舞的人。然而,我的内心却告诉我自己,当我用美丽的舞姿越过石头、跳过篱笆时,我的内心感到无比的快乐。但是事实上,我在听到音乐时,身体就会感觉到僵硬和无力。我想象中的完美情景是:我感觉自己是屋里最棒的舞者,我就理所当然成为受敬仰的人,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心理医生告诉我,我内心总是充满希望,总想超越所有的人而受到关注。
社会因素
最近,大学生健康服务中心的主任告诉我:每年大约有500名学生(占学生总数的5%)咨询有关他们感到孤独的问题。心理治疗师会对孤独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而实际情况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在这些治疗中基本不起作用。因为,学生正在面临的问题必须通过每天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克服。
我问他:“假设有500个人同时来到诊所倾诉他们的孤独感,那么你将如何回答呢,临床医学家又将怎样寻找答案呢?”
他答道:“我们可以找来系主任或宿管,向他们咨询学校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这么多学生产生孤独感。”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3章 为什么人们会害羞(6)
我又问道:“也就是说当学生一个一个来咨询时,你会将‘你怎么了’的问题替换为‘最近发生什么了’?”
他说:“大体是这样”。
这种变化的启示是:我们还需要从社会生态的角度来寻找害羞的根源。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博士和在刑事审判中量刑的法官都对情境的重要性有所忽视,上面提到的大学生健康中心的主任也与此类似。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回顾前面所讲过的一些非个人能力所能控制的情境因素,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害羞者的人际交往模式。
社会迁移和孤独
范斯·巴卡(Vance Packard)在《一个陌生人的国度》(A Nation of Stranger)中指出:对美国家庭而言,搬家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巴卡写道,“在美国人的一生中平均要搬家14次,大约有4 000万美国人每年至少更换一次居所。”在20世纪40年代居住在农场的3 200万人中,一半以上已在近20年间迁移至城市。在很多地方或对一些职业而言,流动才是正常的生活状态。如大学城、公司聚集区等地方,以及销售员、飞行员、空姐及农场工人等。
依据巴卡的观点,这种频繁迁移带来的不安定造成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人正面临着归属感、自我认同感和人际关系的缺失,这将直接导致个人和社会幸福感的下降。”孩子们又是什么情况呢?对于上百万无法对迁移说“不”的年轻人而言,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更换住所而要面对未知的新生活,我们又为失去的友谊付出了多高的情感代价呢?又有谁能代替留在记忆中祖母的位置呢?
在第1章我们所介绍的那个极其害羞、极力不愿与人交流的高中女孩,她就是家庭频繁迁移的直接受害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事情变得越来越糟。每年我都会换所学校读书。贫穷的家庭影响着我,所以许多小伙伴只有需要帮忙时才会找我。每次帮忙后,我都期待着他们能够再一次需要我。我就像蜷缩在贝壳中一样,每次进入新的学校都会使贝壳盖得更紧,直到九年级时它完完全全地被封闭了。罗伯特·齐勒尔(Robert Ziller)对地理迁移产生的心理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研究结论。他对居住在特拉华州的三组八年级在校学生进行了比较研究。迁移率最高的一组包括了83个美国空军家庭的孩子。迄今为止,他们已经居住过大约七个不同的社区;第二组是平民组的60个孩子,他们已经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