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他乡 >

第23章

他乡-第23章

小说: 他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摘所有的星,他可能也愿意了。
  夜晚寒气袭人,月玲把所有带来的衣服都穿上,一层又一层,几乎都是黑色和灰色,Liz说,千万不要穿粉色去巴黎,只有老太太才穿粉色,涂血盆大嘴的唇膏,和老迈作最后的抗争。出去一看,巴黎的姑娘们在寒风中也只穿薄薄的一层丝袜。到底是浪漫花都,女人们的小腿都锻炼得百寒不侵了。
  璀璨的铁塔,闪烁着法国的红蓝白。一百二十年前,它备受非议,如今它成为法国的象征,非议之人早已作古。它自有一番姿态,傲视世人。
  蓝月亮不见芳踪,铁塔的尖端薄雾缭绕,一顶大探照灯不断旋转,月玲也把蓝月亮一说丢在一边,学大家olala; wolala。克明趁黑把手放到嘴里打了两个嘹亮的口哨。几个年轻人点起电焊条小烟花,也分一支给月玲这个“美丽的中国姑娘”。月玲摇着小火花,笑得合不拢嘴,过年一样。
  铁塔的灯一节节的暗下来,大家倒数:“cinq; quare; rios; deu; un; Bonne Annee! Bonne Annee!”(法语:5,4,3,2,1,新年快乐!新年快乐!)
  一时间,拥挤的人群更拥挤,喧闹的人们更喧闹了。每个人释放他们的小欢乐,使整个人群像一锅炙热的粥,沸腾着喜悦兴奋的泡泡。
  克明吻了吻月玲,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来,是一枚戒指,没有钻石的戒指。难怪他从出门到现在,每隔五分钟要摸一下口袋。
  “你不喜欢钻石,我的选择就很有限,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了。月玲,我们结婚吧。”
  月玲一怔,“我没有要你对我负责任。”
  旁边的年轻人帮着克明起哄,要月玲说,“Oui; oui!”
  克明说,“我自愿承担责任。”
  月玲趁机说,“那你要照顾我一辈子。”月玲想,也许以后不知道是谁照顾谁,现在先把条件提出来,将来偷懒的时候就理直气壮。
  “我愿意。等你老了,我帮你洗假牙。”
  “成交。”
  克明怕月玲反悔一样,飞快地把戒指套在月玲左手无名指上,刚刚好。“我趁你熟睡,偷偷用线量过你的指圈周长。”
  旁观的人说,“吻,吻!”月玲看一眼克明,二人深情吻在一起。烟花放起来,散落在空中,五彩流星雨般轻盈,转瞬即逝。

  59 月玲与克明

  月玲发短信息给Liz; “He proposed!(他求婚了!)”
  Liz问,“You said ‘Yes’?(你同意了?)”
  月玲发一个红笑脸。
  Liz说,“Congras!(祝贺你!)”又说,“那吴憬和薰子两个人无聊死了,坐都不坐在一起,一个弹琴,一个画弹琴,一动不动几小时,时光岂止静止,简直倒流。我明天回D市了。”
  月玲心里默默祝福,希望吴憬终于找到他要的爱,生生世世不分离。一直以为心里那个结永永远远在那里,像网络上的长明灯,供奉着初恋的牌位,火苗子忽悠忽悠,恒久不灭。不想,克明是一个大火把,把自己心里那点挂念牵绊一下子烧光光,生活从此脚踏实地了。
  她打电话给母亲。
  董妈妈一点也不惊讶,“克明事先打电话征求我们意见,我们同意了。你爸爸希望你先订婚,再结婚。我找著名算卦先生算过,他说不能拖,婚期最好定在中国新年以前,越快越好,以防夜长梦多。你到市政厅去申请结婚证,先拿那纸婚书。”
  月玲歪一歪嘴角,想,哪有这样的妈妈,好像女儿是个烫手土豆,早点转手他人,早日安生。
  慰文就迟疑一点,“那么快?你不是被弄大了肚皮吧?先拿了学位要紧。”
  “妈妈希望我们早点去拿那张纸。”
  “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还什么事由得姨妈操纵,姨妈老早看上克明作女婿,瞎子都知道。”现在慰文和董妈两个失意女人联手办公司,刚开始创业艰难,两个女强人难免龌龊,互不相让,私低下向月玲这个书呆子诉苦,相互诋毁,申明自己的意见最正确,反正书呆子也是不懂,得一点感情补贴也是好的。
  “我还是觉得墨存最配你,可是你不给人家机会,让思琴捡了便宜。墨存到美国底特律公干,周末会到D市来。他说会要冒着在海关被大狼狗闻出的危险带家乡的真空包装腊肉干给你。”
  月玲觉得移民海外像是过第二次生命,在海外时间愈长,过去国内的生活就变得前世一样,若没有照片经常温习,各色熟人朋友都变得面目模糊。甩脱在记忆的长河里。
  “他来看我,不怕思琴有意见?”
  慰文的刀子嘴就说,“董月玲大小姐,拜托你,你以为人人都好似詹君?人人都要像他那样神魂颠倒喜欢你?再说,在我们这个浮躁的城市,作太太的没有一点心襟,就会都像我成离婚人士了。墨存为人很讲义气,上次他向我打听你的情况,我只是提了提你喜欢那个腊肉干,他这次就义不容辞了。”
  月玲想,我只怕是英文书读多了,和国内人士的思维方式差距拉太多了,没办法投机了。又想想,既然人家大大方方的,我多什么心,再说,有日思梦想的腊肉干也很不错。她刚还和董妈说,妈,我一点也不想念你,只想念家乡的美味。董妈妈就骂,没良心的妹子,也不说几句好话来讨妈妈欢心,挣一点小钱,就翅膀硬了,飞出去,以后只会专心营造自己的窝了。果然是女生外向。
  月玲就笑,眼睛里有点泪。忽然的,世界就像有了烟熏火燎味,酸甜苦辣都不再隔着一层玻璃心,不再疏离寂寞。像七仙女思凡下了人间作了织女,中国饭馆里白米饭的纯朴清香,糕点店里的榛子巧克力蛋糕的精致神韵,路边摊法式煎饼果子的随意美味……什么都好奇什么都喜滋滋地享受着,是另一种崭新的恋爱的滋味。
  两个人乍地24小时分分秒秒在一起,有诸多事情不习惯。克明抱怨月玲重手重脚,走路似一只侏罗纪公园恐龙,一杯水都因月玲过来瑟瑟发抖。月玲抱怨克明打呼噜似街口的钻路机,专门要对劳耳朵吹气,早上起来会得耳鸣嗡嗡翁。
  一天早上,克明醒来不见月玲,寻到客厅里,见她四肢似杂技演员非人所能地交叠在一起,一面赞叹她身体的柔韧性,一面颤声问,“月玲,你在做什么?”
  月玲一分神,咚一声倒在地上,手脚半天才从纠缠中松脱复位,气愤地说,“人家在做瑜伽,你大呼小叫,要是闭关练武功,被你这一叫,就走火入魔了!”
  克明笑得差点岔了气。月玲咬牙切齿地拿一个枕头追着他猛扑他的头。
  安静下来,月玲说,“我们不走了,在巴黎安家。”
  克明把月玲的长发缠到脖子上,丝般润泽,说,“法国人不爱讲英语,我已过了青春期,难过语言关,不现实。”
  “每年来巴黎度假。”
  “这个倒容易,但再美丽的城市,你以后也会厌倦。住久了,一样要逃离。”
  “我就这么没长性?”
  “你这个女人,水性杨花。”
  月玲就揪住他的耳朵,“什么水性杨花?说!我哪里水性,哪里杨花了?”
  克明马上三缄其口,“老婆大人,老生说错话,请原谅则个。”一边起身不住作揖打躬。
  月玲拍手笑,“没见过你这样怕老婆的。”
  “你那铁拳都可以对付歹徒,我一介书生,当然是敬爱侠女。”
  两个人开了电视,看法国人做菜,还没有开场,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厨具就摆了一台子,可见文化渗透在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我们用一双筷子就解决了的事情,许多洋人冥思苦想多年创造钢铁器具做同样功效的事。也不知道是化简为繁好,还是化繁为简好。
  “明天就要回去了。”
  克明亲亲她的头发,“旅行之后当然是回家。Home swee home。”
  “要是永远旅行就好。“
  “梦总会醒。我是男人,生活工作,责任当前,不可终日游乐。”
  月玲托着头,想一想,玩物丧志,是该收心了。

  60 克明与月玲

  临走前,月玲说我这个Canadian permanen residen(加拿大永久居民)要拜访那些permanen Parisians(巴黎永久居民)……………那些葬在巴黎的人。
  克明不以为然,“去看死人的坟墓?我宁愿再去一次卢浮宫。”脸上气色就罩着阴云,未婚妻是一个怪胎;要去瞻仰不吉利的死人墓碑。
  “卢浮宫的艺术品自然有看客挤得水泄不通,你喜欢再次景仰蒙娜丽莎十秒钟,我们分开行动,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克明只好披了大衣出门,嘴里咕哝着,“在D市,就随你到处乱走,在巴黎的坟场里穿行,你还是要带上一个男丁。”
  到了墓园,克明就不闹意见了。甚至觉得月玲作为伟大杰出的詹克明的未婚妻还是有她独到之处的。墓园寂寥,墓碑上的雕塑设计不逊于卢浮宫的艺术展品。走一走,就发现一个名人的墓,供奉着鲜花。诗人,画家,作家,舞蹈家,作曲家……还有平民百姓,不同种族,无论贵贱,无论贫富,在此安息。死亡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墓园里没有游客。一辆灵车,跟着几个肃穆的人,和道旁的光秃秃的法国梧桐一样在冬日的细雨里悄没声息。一两个扫墓的人,手里拿着盆花,垂头静立哀思。
  “西方人对于死亡的看法一直让我着迷。在加拿大,大路旁边,整齐的一幢建筑,上面让人料想不到地写着某某uneral home(殡仪馆)。”
  “他们的墓碑设计,也花样百出。而且墓园旁边,时时就是民居。没有忌讳,很是坦然。”
  月玲牵着克明的手,找到一处墓碑。Vicor Noir。巴黎记者。一个青铜雕塑,真人大小,模拟他当时被手枪射中,仰面倒在街上的一瞬,帽子掉在身边。
  在克明奇怪的注视下,月玲亲了亲雕塑的嘴唇,摸了一下他裤头隆起的发亮部位,从背包里掏出一束小花搁在他的帽子上。
  她看着克明难以置信的表情,嫣然一笑,“他是巴黎女人的月老和送子观音,据传非常灵验,我刚才做的一切,据说可以保佑夫妻生活和谐,一年之内就会成婚,并且多子多福。”
  “洋迷信也是鬼扯谈。”
  “宁信其有。我海内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爸说都是因为他在哈佛摸了假校长铜像的脚的缘故。”
  “你父亲也是知名专业人士,哼,有其父必有其女。”克明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他们停在另一处墓碑前。雕塑描述的是:一个英俊男子,双手掩面,全身肌肉紧绷,寸寸都是痛苦。一个惊恐万分的女子,一只手扒着棺材的盖,一只手捂嘴,抬头满面恋恋不舍,即将被死神拖入地下去。
  月玲和克明站住。
  “从此阴阳两隔,永不相见。”克明说,无奈地。他平日忙着实验数据查资料密切关注科研动态,有时午餐一个三明治五分钟就吞掉,一天工作至少十五个小时,生活是一个不断运转的大车轮,朝着成功更高更快更强进军;只是和月玲在一起,忽然文学艺术思想或是爱呀美呀自由呀等等一些的词汇北极光一样闪烁在脑海里,心顿时柔软起来。
  “那男子痛失爱侣,一定伤心欲绝,无法解脱,才要工匠雕塑此情此景。工匠也一定耳濡目染他的忧伤,才做得如此传神。”月玲哽咽,怅然地。
  “我们一定要保持健康,活到白头。”
  “克明,我爱你。”月玲终于说。
  克明的大眼睛也濡湿,但什么也没有说。他那一刻下定决心,纵使世上有女子比月玲更美丽出色,这辈子也只爱她了。
  他们相拥着回到旅馆缠绵到天明,好像过完今天生命就要完结,明天就是世界末日。

  61 旅行归来

  刚回D市,月玲感觉像是做梦,巴黎之行成了黑白片,左手无名指上多一个戒指,时时把它转一转。
  Liz仔细研究了戒指一番,“嗯”了一声表示满意,还是说,“大家都喜欢钻石,你干嘛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明又不是付不起?”
  “钻石和我相克,戴了头晕。”
  Liz请教过一些中国八字相冲的知识,一贯对古老文明表示极大尊重,没有反驳她。
  Liz说,“为什么是明呢?他比你大那么多。你三十八岁的时候,他就是五十岁的老头子了。我觉得司马好,他时时请我喝咖啡,买礼物送我,要我向你问好,我现在是他的私人教师,他进步很快,一再要求学习十四行诗和莎翁的剧本。”
  月玲笑,“你教他?他的英文比三岁孩子还要差!”
  Liz对月玲的不屑很反感,“我的学生都很优秀,在我手上补习,都日新月异,你不要小他。”
  月玲看Liz动怒,爱护学生如老母鸡护鸡子,就说,“教他很辛苦的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