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庶女生存手册 >

第77章

庶女生存手册-第77章

小说: 庶女生存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娘子倒是很踊跃,“我倒是想跟着太太上一炷香。”

    四娘子就笑话三娘子,“别是求佛祖保佑你的姻缘吧!”

    大老爷目光一闪:三娘子今年已经十五岁了。

    是说婆家的年纪了。

    大太太心情倒真的不错,非但没有介意四娘子的调侃,还点了点头。“有敬佛的心思,是好事!”又问五娘子,“小五去不去?”

    五娘子眼神有些迷蒙,也点了点头,“想去来着。”

    “五姐心里又有什么事?”大姨娘就笑着打趣五娘子,“难道也是要求姻缘?”

    “就我们五姐的这点城府,有了心事,还能瞒得了人?”大老爷也笑话五娘子。

    五娘子红了脸背过身,“不和你们说了!”一脸的小儿女状。

    众人都笑了,六娘子也想出去走走,七娘子见众人都去,倒不好不去,也点了点头,“出门散散也好,进了十月天气冷下来,就不想出门了。”

    九哥却是一脸的兴味索然,“先生布置的功课太多了,我就不去了,在家好生念书吧。”

    大太太与大老爷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欣慰。

    九哥渐渐长大,也知道自己给自己加功课了。

    大太太看着九哥的眼神一片温存,“也别累着了,时不时,要起来松散松散!”又问立春,“九哥最近食量有增吧?”

    九哥与七娘子都苦夏,一进夏天就不思饮食,一不留神就会中暑。只能靠汤药来调节着,勉强吃些米饭。

    立春忙笑着回答,“昨天倒是吃了两三碗饭,夜里还叫了一次点心。”

    大老爷的视线掠过了立春,顿了顿,抚须不语。

    一家人请过安,各自都有事忙。

    孩子们赶着去上课,大老爷衙门里也有无数的事,大太太更是要发配家务,一上午都不可开交。

    进了下午,二太太上门了。

    “新下来的红心柚,前儿漳州知县上门来问好,送了两大筐子。”她笑着和大太太对行了礼,“倒是个大味甜,我和八娘子哪里吃得了这么多?大嫂尝尝,若是喜(…提供下载)欢,家里还有一大筐子送来。”

    大太太平时家居寂寞,二太太这一两年水磨工夫做下来,又是陪着说话,又是隔三差五地送些时令鲜果,倒是把她对二太太的恶感消磨了不少,也就露了笑,“二婶有心了。”就让二太太在东次间坐了,两人说些家长里短的话。

    二太太就提起京里的事,“进了今年,一会儿是皇长子这边的人落了不是,一会儿又是太子身边的人落了不好……这一向竟是越发看不懂了,京里大小官员,都是惶惶不可终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轮着他们倒霉了。”

    大太太也是心事重重,“宫里的事,谁都看不懂,我和你大伯也都是战战兢兢的,谁知道哪天就祸事临头……”

    两人都沉默了下来。

    虽然两房一向都只是面子上和气,心底各有打算,但在官场上却是一体。

    大老爷倒台,二老爷的翰林位自然也保不住。二老爷出事,也会牵连到大老爷。

    “姨夫是怎么说的?”二太太就忍不住问起了秦帝师。

    “还是看好太子。”大太太忍不住长出一口气,“皇上一天定不下决心,一天就没法安定下来……听他的意思,皇上是终于松了口,太子恐怕不日就能出阁读书了。”

    出阁读书,只是把储位之争推向□而已。

    只要皇长子还没有封王离京,这场游戏就要继续下去。

    二太太面露愁容,“恐怕这场风雨,一时半会还止不住。”

    两人都有些发冷,大太太不由紧了紧家常穿的连格纹长袄。“还好我们杨家人口简单,也一直没有表态,暂时还能独善其身,不过……”

    以大老爷的位置,自然是很得皇子们的重视,恐怕到了最后,还是必须表态支持一方。

    二太太就扯开了话题,“香姨娘又有了身孕。”

    大太太很吃惊,“这香姨娘也有二十七八了吧?”

    二太太苦笑着点了点头,“也不知道老爷是吃了什么药,大嫂指点我送去的几个通房都没有能分了她的宠……”她眉宇间闪过了一丝阴霾,“就连大伯亲自赏的那一对姐妹花,也不过是得宠两三个月,就又独守空房了。”

    这一两年来,二太太断断续续也打发了三四个通房进京,大老爷更是从闽越王那里又讨要了一对千娇百媚的姐妹花,转送给二老爷。

    对二太太,当然是打着为香姨娘分宠的名号。

    私下,大老爷和大太太却都知道这一对姐妹花是大房在二房的耳目。

    连这对千娇百媚、生就万种风情的双胞姐妹都没能分了香姨娘的宠,不是香姨娘的确手腕过人,就是二老爷有自己的考量了。

    大太太不禁低眸沉思。

    二太太很有些消沉,“眼下孩子们在京里也少人管束,我想着,倒不如让他们回来进家学读书,一来是有名师教导,又有大伯管束,能沉下心来,二来,也能和九哥做个伴!”

    大太太就抬了眼,似笑非笑地看了看二太太。

    大太太身后的梁妈妈也撩了撩眼皮。

    二太太也不顾大太太的保留,又向大太太保证,“几个孩子都是极老实的,断断不会给您添太多麻烦……您看,这事能不能行?”

    大太太犹豫了一下,“这事还得先问过老爷。孩子回苏州,已经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恐怕落到有心人眼里,又添麻烦。”

    把孩子送回苏州,动机可能很简单,也可能很复杂。至少在有心人眼里就会成为杨家全力收缩的预兆,这道理二太太当然懂得。

    她就看了梁妈妈一眼。

    大太太笑了笑,吩咐梁妈妈。“问问五娘子,今年秋天打算做几件新衣服。”

    梁妈妈就笑着应了是,退出了东次间。

    在堂屋倒是和王妈妈打了个照面,两个妈妈面对面问了好,梁妈妈悄声嘱咐王妈妈,“还是别进去了,里头在说事那。”

    一边说话,一边竖起耳朵听东次间里的动静。

    王妈妈就问,“是那位又来了?”

    梁妈妈点了点头,微微一撇嘴,“除了她还有谁?”

    也不知道是默契还是巧合,两个妈妈都没有离去。

    面对面说着无关紧要的话,又都高高竖起耳朵,听着东次间里隐约传来的对话。

    “到底不是亲生……”二太太的声音断断续续传了出来,“就浣纱坞的那件事……您也该为自己打算……”

    两个妈妈对视了一眼,王妈妈就撇了撇嘴。

    “从来都是这一套老话……”声音里写满轻蔑。

    梁妈妈也禁不住叹了一口气,“也算是不容易了,这一年多,竟没有换过一个词……”

    谎话说一千遍,也就成了真话。

    就算九哥心里没有七娘子,二太太这一年多来孜孜不倦地在大太太耳边叨咕,大太太对九哥又岂能没有一点看法?

    两个妈妈就感慨着出了屋子。

    梁妈妈同王妈妈道别,“进月来馆传话……”

    两人在堂屋前分了手,梁妈妈目送王妈妈进了东偏院,才沉思着去月来馆问话。

    五娘子正和六娘子下棋,梁妈妈一时倒不大好当着六娘子的面问五娘子。

    毕竟明面上,几个小姐一年也就是若干套新衣,不论嫡庶都没有明显的差别。

    当着六娘子的面□裸地摆特权,就有些欺人太甚了。

    只好笑着和两位小姐拉了几句家常,就退回了正院。

    大太太也已经送走了二太太,梁妈妈进了东次间,轻声交代了月来馆里的情况。

    大太太又哪里会在意这些,随意点了点头,就又沉吟了起来。

    梁妈妈也忍着不敢发问。

    有些事,即使贵为大太太的心腹,也最好是不要主动插手。

    大太太沉思的面孔,透过残阳望去,就好似一尊雕塑。

    窗外传来了稚嫩的笑声,九哥一边同身边的八娘子说话,一边进了主屋。

    “娘!”人未到,声已至。

    大太太就换上了笑脸,温和地与九哥说了几句话。

    吃过晚饭,又把大老爷让到东次间说话。

    “二婶想把几个孩子接回苏州……”她的话里有些商量的味道,“说是朝里不大平静,孩子带在身边,也放心一些。”

    大老爷就沉吟不语,半晌,才慢慢问,“你怎么看?”

    大太太叹了口气,“毕竟是二房的家事,若是我们家可保无事,不回来也罢。若是有可能被牵扯进去,还是回苏州稳一些。”

    苏州离京城毕竟很远。

    一旦出了什么事,还来得及把孩子们送回老家。

    在京城就不一样了,皇上说一声拿你,全家都走脱不了……二老爷想把孩子们送回苏州,也是慈父的一片苦心。

    大老爷就笑了笑,“既然这样,那就都接回来吧!”

    梁妈妈有些吃惊,不免就仔细端详大老爷。

    大太太却没有在意,得了大老爷的准信,也就兀自低头盘算起了这里头的得失。

    大老爷一手托腮,饶有兴趣地望着大太太,眼神一片深沉。

    梁妈妈不由得就打了个寒颤。

    和王妈妈对视了一眼,两人一起,慢慢退出了屋子。

    王妈妈同梁妈妈告了别,先出了正院回家去。

    梁妈妈站在院门前,出了半晌的神,又看了看灯火通明的东偏院。

    一咬牙,她进了通往西偏院的夹道。

    “有些事想嘱咐白露一声!”她笑着对守门的妈妈交代,“您招呼一声?”



求签

    “二房倒也真有脸!”白露向七娘子转述的时候,一片气愤,“多少年前的事了……还当个宝贝似的嚼舌离间!”

    “大太太还不就吃这一套?”七娘子俯首端端正正地写完了最后一行字,搁下笔,语调清淡。

    白露渐渐气平。

    “不要脸!”到底还有些余怒,“好歹也是大家小姐出身……倒没个丫头知廉耻。”

    “越是不要脸,就越难对付。”七娘子也不禁叹了一口气,“二婶的心机深着呢……你看这一向她和九哥亲近,可曾赏过他一口茶,一块点心?”

    只要二太太放松一点,九哥都会抓住机会来一场腹泻。

    两边都有话柄,大太太对二太太也会提高警惕。

    谁知道这一年多以来,二太太却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给他们,平时对九哥虽然和气,却从来也不沾手他的吃喝。

    还是小看了二太太!

    刚进正院的时候那低劣的手段,只是为了迷惑大太太而已。

    二太太真正的手段,虽然也说不上多高妙,但因为太不要脸,一时反而很难应对。

    七娘子总不能给八娘子下药,来分二太太的心吧?

    不要脸的人就是有这样的优势,二太太能成年累月的在大太太耳边说九哥的不是,七娘子却不能如法炮制。

    看来还是要在三姨娘的死上做点文章。

    七娘子又掀开了一页竹纸,凝神静气,注视着笔尖在纸面游走的轨迹。

    娟秀的小字一个接一个跳了出来,渐渐的,七娘子浮动的心绪平静了下来。

    等,唯有等,等二太太的疏忽,等更好的机会。

    “三姐今年也有十五岁了吧。”她就找了个话题,和白露闲聊,“这几个月倒没有听说有人上门说合。”

    “听说都是为庶子来说合的,不要说四姨娘,连老爷都看不上。”白露一边为七娘子磨墨,一边与七娘子说闲话,“说来也是,虽说是咱们杨家的女儿,但到底是货真价实的庶女……”

    比不得初娘子、七娘子,还有个正院的名头在。那些想攀龙附凤的小官,自然会把目标放在她们身上。

    三娘子不过一个庶女,身份相差不远的官宦人家,自然也只会以庶子来求。

    “像王家那样的庶子也难找。”七娘子有几分心不在焉。“四房就没有什么别的话?”

    “太太镇着后院,老爷又忙着衙门里的事,四房也闹不出多大的浪。”白露抿唇笑了笑,“心底怎么想的,那就不知道了。那是个聪明人,没有十足的把握,也不会闹起来的。”

    七娘子就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声,俯首静静地抄起了佛经。

    #

    过了十多天,京中来信,说是几个少爷已经写了一只船启程回乡,恐怕过了重阳节,就能到苏州了。

    五娘子有些吃惊,“还以为二婶要上京探堂哥们,不想原来是堂哥们回苏州!”

    二太太就笑着说,“现在京里也不太平,与其二婶上京,倒不如把你哥哥们接回家来团聚。”

    “十妹妹没有跟着一道回来?”五娘子有些诧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