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废后 >

第31章

废后-第31章

小说: 废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净雯在一旁静静听了片刻,见我久没有开口的意思,轻声劝:“逝者已矣,娘娘保重自身要紧。”

    我只木然望着帐顶,不语。

    她望我半晌,近前一步来,为我掖了掖被角,道:“世间冤屈之事数不胜数,枉死之人也不止千万,宫里头更是如此。而冤死之人,那仇恨也唯有生者能讨回来。所以娘娘这仇,唯有自己能讨,也只有自己能讨,半分不得倚靠他人。”

    这话说得奇(…提供下载…)怪,我侧目,望她片刻,问:“你呢?可也有恨?”

    她只不语。

    我收了视线再不看她,盯着帐顶自言自语:“其实我一早查过你。”

    她面不改色:“那么娘娘都查到了什么?”

    “你曾在齐妃宫中当过宫人,齐妃犯事后,才被调去政元殿奉职。我从前总在想,你既是齐妃的人,对我多半有恨,所以才会一直冷眼旁观。”

    “奴婢这点底子,原也没想过能瞒您太久。其实娘娘自回宫后,行事一贯小心,心思缜密亦有智谋,待人谨慎不无防范,只是输在心肠柔软。”

    她这样赞我,我倒疑惑起来了:“齐妃的死归根究底也是因为我,你竟不恨我?”

    这话问得直接,净雯只沉定笑笑:“奴婢虽为齐妃宫人,然而并非她心腹,齐妃待奴婢不过如此,奴婢对她也并无多少主仆情谊。且奴婢一早说过,在宫里头存活,各人有各人的心思。奴婢为了自己那点小心思,只会助娘娘一臂之力,所以娘娘可以信任奴婢。”

    我在长久的辗转后,点了点头:“既然彼此皆有缘故,那就各自心知肚明罢。你的事我不想多问,终归多说无益。可你方才说,我若要报仇,半分不得倚靠他人,似乎话里有话。”

    净雯眉心微微一动,复又平复下来,静静道:“其实齐妃一事,倒让奴婢看明白了许多事。”声音再沉一沉:“方合说太后痼疾又有发作之势,娘娘不觉得太巧合了些?”

    她的语气极轻极淡,双目直直望着我,神情坦然,我却差点一个挺身从床上弹起来,眉心一阵耸动。

    净雯手一伸稳稳按住我:“此番之前,奴婢还不敢十分相信,如今看来,泰半已经明了了。娘娘聪慧,必定不是全无疑惑的,是不是?”

    风吹动庭院后头那株玉兰的枝叶簌簌响,将她的声音衬得虚幻而飘渺。

    即使在这螅蟀居辟时分,我也觉得有寒气从栖鸾殿的角角落落漫进来,周身泛冷,连舌尖都是麻的:“你也觉得事情诡异?”

    她并没有立即答我,只轻描淡写反问一句:“冯氏能在宫中积年不倒,娘娘当真以为,就只是皇上偏爱的缘故么?”看我一眼:“其实皇上一贯孝母,倘若太后真心厌弃冯氏,纵然皇上百般庇护,太后若真要寻她的错处,想也不会半点找不出来。齐妃,不就是先例了。”

    她缓缓道来,我的一颗心却越跳越快,快得仿佛再缓不下来一般。

    一把握住她手臂,握得死紧,仿佛想借由这个动作,来平复我心头的震惊。

    净雯就只任由我死死抓着她,眸光平静仿若铜铸的镜面,我在她那再清明不过的眼神中,看到自己的神情一分分僵了下去。

    确实,也说过,齐妃当年擅自捣弄巫蛊,正是太后查办了事的。彼时能那样雷厉风行,如今倒能眼睁睁看着冯氏扶摇直上?

    再一想,竹息初见我时眉眼间的怔愣,太后多次在众人面前提及盼我有孕的急切,宝娥那日兴头头从颐宁宫出来的神情,一幕幕一点点在眼前回放,还有沈氏一族的倾颓,沈月清父兄之死。

    而太后,作为沈氏最深最重一重倚傍,竟能由着母族没落而不想方设法补救?却坐看冯氏扶摇直上?

    想要不信,然而在这么多蛛丝马迹面前,却不由得人不信。

    想明白过来后,先是指尖轻轻颤抖,继而全身开始滚滚震颤。

    我这一生,从没有哪一刻像此刻这样害怕。

    净雯牢牢握着我的指尖,我知道指尖是冰冷的。

    “其实早一日明白此种关节,早一日有所防范,于娘娘未必就是坏事。”

    胃连着喉咙火烧火燎地疼,我的声音几乎是沙哑的:“其实我一早觉得事有蹊跷,只是…不说从前,此番我有着身孕,太后若待我真心,如何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让特特遣锦秋来告知我真相。想方设法隐瞒都来不及。皇上看重宸妃这一胎人人皆知,失去了必定震怒,他在气头上,想来任谁去求情都不会有转圜余地。太后在宫中积年,又是皇上生母,怎么会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深吸一口气:“她们是料定我没法置之不理。”

    “是。奴婢方才说了,娘娘只是输在心肠柔软。冯氏树敌无数依然积年不倒,足可见太后待她,也不是表面看来那般厌弃,所以娘娘更应该早作打算。”

    我在那透心凉的寒意中,咬牙点一点头,缓缓闭目:“若有人来探视,你知道该怎么说。”

    “是。娘娘且先歇息,来日方长。”

    冯氏失子后,夏沐烜待她更多了重怜惜,对我倒也并非不愿意看顾,然而那情在旁人看来是再虚不过的。

    两相比较,孰轻孰重、孰真孰假,自然一目了然。

    兼且失子宫嫔无法侍寝,我待他也不如从前那般屈意,久而久之,他来我宫中的次数自然就少了。

    眼见我这个中宫皇后有失宠之兆,冯若兰盛宠下越发如烈火烹油,静德宫一朝间再度成了门可罗雀,昔日鼎盛之时有多热闹,如今就能有多寥落。

    我毫不在意,只日日静养的同时,在满殿经久不去的苦涩药味中静静思索,试图将满腔恨意慢慢磨成心头一柄利剑。

    不现其形,不露锋芒。

    这一日日落时分,我站在廊檐下,望着眼前一池碧荷,头也不回问:“冯氏当年,是怎么见宠的皇上?”

    净雯睁了睁目,复又垂下眼睑,一字一句缓缓道:“一曲蝶恋花,轻舟佳人归。正是皇上积年于华清池上初遇冯氏时的咏叹之作,六宫无人不知。此后冯氏宠冠六宫,也在预料之中。”

    语气颇唏嘘。

    我将那句“轻舟佳人归”反复念叨了数遍,双眼微微眯了起来:“这么说,皇上当真一早见过她?”

    净雯讽刺笑笑,凑到我耳边低声几句。

    我点一点头,她自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少年们慢慢瞅。

 43、第四十三章

    43、第四十三章

    印寿海进殿来时,背弓成一个极谦卑的弧度。宫人上了年纪似乎大都佝偻,无关身形,只是积年侍上落下的老毛病。

    近前来,朝我屈膝打了个千。我指一指跟前的杌子,示意他坐下再说。印寿海也不推辞,谢恩后笑着坐了。

    拨一拨手腕上的翠玉镯,淡笑着向他:“公公今日愿意走这一遭,本宫当真欣慰。”

    印寿海忙要起身称“惶恐”,我伸手示意他不必如此,拨了拨荷花瓶里头微红吐白的荷瓣,道:“你在宫中多年,必然世事洞明,且咱们自己说话,也用不着打那许多马虎眼。其实本宫今日的情状,你我心知肚明。如今也算本宫有求于你。”

    我的神情是黯然的,印寿海一壁朝净雯猛使眼色一壁赔笑:“娘娘乃顶顶尊贵人,奴才微末之身,能为娘娘分忧解难已是奴才天大的福分。娘娘切莫伤怀,皇上其实是看重娘娘的。”

    看重我?

    我几乎想嗤笑,然而到底对着他的心腹,不好露出样子来,于是只委婉笑笑。

    印寿海抿去嘴角笑纹,掀起眼皮望我一眼,复又垂眸,切切道:“娘娘失子后有多伤感,奴才自然明白。可皇上到底是皇上,娘娘这样冷着皇上,奴才瞧皇上也郁郁。其实接连没了两位皇子,皇上亦伤心,且近来政务繁忙,太后也病倒了,皇上这些日子亦累得慌。奴才想着,事情到底过去了,这么僵持着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不如…”

    我起身,走之窗前,深深叹一口气:“只怕皇上厌烦见我。”

    印寿海忙道:“娘娘自轻了。奴才在皇上身边积年,皇上的性子,奴才还是知晓些的。”语气再恳切些:“皇上其实是愿意亲近娘娘的,娘娘慧智,如何不明白呢?”

    我背对着他,嘴角不由得勾起一个冷冽的弧度。

    他当真愿意亲近我么?

    也许罢,到底我也能适时给他出个主意解个难了,然而这样的亲近到底带了目的,我怎么不明白?

    沉默片刻后转身,脸上已换了感激神情,道:“你能诚心待本宫,本宫自然感激。话又说回来,你伏侍皇上积年,皇上的脾气总比旁人了解多些,虽说你们开口总称奴才,然而在本宫看来,你们常年伴上,便是寻常宫嫔都比不上,往后该劝解的地方也该劝解,到底龙体康健要紧。”

    印寿海颇感怀地垂下眼睑去,恭恭敬敬道一声是。

    净雯一壁烹茶一壁唏嘘:“娘娘看中咱们,是娘娘宽仁。不过奴婢倒是听闻,虞宸宫的规矩是极严的。宸妃那样的柔弱人,责罚起下人来,倒一点儿不含糊。”

    我嗔怪瞪她一眼:“你平日不是浑说的人,今日怎的也失了分寸?不知轻重的话再不许说了,让人听了去,只会说本宫无容人之量,知道吗?”

    净雯不情不愿地称一声是,印寿海立马赔笑:“娘娘贤惠,阖宫无人不晓。”

    我只付之一笑,从净雯手中接过来茶盏,净雯又捧了茶盏给印寿海,印寿海起身小心接过去。

    吹了吹水面上浮着的几片茶叶,状似漫不经心地问:“宸妃这些年,倒真是隆宠不断。”

    印寿海这样的人精,如何听不明白这话里的意思,似笑非笑地笑笑,道:“宸妃…确实有些福气。”

    净雯执一柄寸把长的绢扇轻轻为我打扇,语气感慨:“奴婢还记得,宫人们传唱的那半厥诗句,正是当年皇上初遇宸妃的写照。仿佛是…一曲蝶恋花,轻舟佳人归。”

    说完拿眼去看印寿海,印寿海讪讪笑。

    我心中越发了然,从果盆里拿了个枇杷来剥,笑着望一眼印寿海,道:“其实用枇杷加了银耳熬煮,清热止咳再好不过,如此也省了用药。”

    印寿海眼角的皱褶笑成饱满的弧度:“到底娘娘最体贴皇上。”

    我淡淡笑,又道:“方才净雯说的那句轻舟佳人归,本宫听着有些意思,莫不是还真有段前缘么?”

    印寿海乍然听闻下,眉毛不自觉向上高高一扬,复又乖顺下去,垂眸笑:“其实皇上积年之时,代先帝去过一回南地,也正是因着此间一番因缘际会,才有了她…如今这等好福气。”

    他说得含蓄,我当下却想起来了。

    仿佛那晚在西窗下赏月时,夏沐烜就提到过他曾在弱冠那年去过一回南地,原来有这么个前情在里头。

    心中有些微的了然,如此更要度量冯若兰在夏沐烜心中的分量了。

    一同吃了会茶,又闲闲说了几句,印寿海躬身打了个千去了,我特意让净雯送他出去。

    净雯回来后,凑到我耳边轻声道:“他让娘娘小心着,说是有天大的恩情,轻易不好辜负。”

    我将“天大的恩情”反复咀嚼数遍,心中猛一警醒。

    似乎夏沐烜自己也说过,没有冯若兰便没有他今日,可见当年在南地,确实是生了些事的,而这天大的恩情,又是怎样一份恩情呢?

    手一紧握住净雯的手臂,净雯了然地拍一拍我的手背,道:“奴婢这就让方合去查。”

    “让他千万小心,不能让人瞧出一点蛛丝马迹。”

    净雯郑重地点一点头。去了。

    再回来时,净雯身后竟然还跟着锦秋。

    想起当日的事,心头微一刺痛,然而面上依旧装得平静。

    锦秋近前来朝我福了福,许是见我面色不好看,精神亦差,眼眶当即一红,切切道:“太后这几日病得重,方才醒过来片刻,还记挂着娘娘,特特命奴婢来瞧娘娘。”

    那一瞬间,我只觉得脊梁骨上跟被蛇信子舔了般,激灵灵一颤,差点一个不稳没能托住手中茶盏。

    净雯一个箭步过来稳住我手臂,轻轻道:“娘娘身子还未痊愈,当心着。”

    锦秋不疑有他,越发感伤起来,近前一步来:“娘娘面色这样差,合该好好歇息的。”

    我极力稳一稳心绪,淡淡笑:“其实已经好多了。”

    锦秋目中有悯意一闪而逝,复又振奋精神道:“太后听闻娘娘失子,当即就病倒了。可到底那一宫自己也出了事。且当日娘娘因何缘故滚落的台阶,如今已查无可查。即便太后事后想责问,也不好不顾念皇上。娘娘明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