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婚聘-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天府之国之后,用手里还剩下的钱财,凤在天替族人买下了一大块地,然后便雇用当地的工人简单地搭建了一排暂供休整的草庐。安下家之后,便要是要准备白手起家,重新建立起凤家昔日的辉煌凤崇和祝兰台原本以为凤在天和兰采儿会留下来,帮助他们一起在西蜀之地再建立起一个辉煌灿烂的凤家。但是没有想到,凤在天和兰采儿在草庐初成时,便向凤崇和祝兰台辞别,说是要趁着还能走动,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确实,经过这次国乱家残,加之一路上的艰辛跋涉,凤在天和兰采儿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不过,一是担心凤在天和兰采儿的身体吃不消,二是对于振兴凤家没有足够的自信,凤崇和祝兰台还是请求凤在天和兰采儿留下来,跟他们一起复兴凤家。
凤在天语重心长地说:“崇儿,迄今为止,你一直在做的只是‘守成’。一直守着祖宗的基业,却丝毫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祖宗的家业没有了,你是否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创建一个同样灿烂辉煌的凤家现在,虽然跟着我们的不过是两户人家,加上我们自己的人也就三十多人的样子,而且大家的钱财有很大的一部在洛阳的时候就上缴国库了。怎样带领这样人手不足、钱财受困的凤家走出往日的辉煌,甚至是超过以前的辉煌,这才是你目前最该忧心的问题。”
见凤崇低头不语,一时犹豫不决,兰采儿便拉过祝兰台的手,语重心长地劝慰道:“兰妞,我知道这些年以来,你在凤家做的都很好,所以将崇儿托付给你,我很是放心。现在,崇儿要独自担负起振兴家族的重任,你作为他的妻子,应该全心全意地辅佐他。娘相信,只要夫妻同心,你们一定可以做的到的”
见凤在天和兰采儿语气坚决,凤崇和祝兰台即使再舍不得,也只能答应。
于是,不久后的一个细雨蒙蒙的雨天,凤在天和兰采儿一路且歌且吟地离开,只留下凤崇和祝兰台带着凤新和清舞母子长久地目送远方早已消失不见的身影。
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存尚且困难,更别说是白手起家,重振凤家以前在洛阳的声威了。
凤崇和祝兰台并没有急于决定做什么生意,而是积极地结交当地的百姓,除了送礼给当地的官员和土豪富绅之外,最重要地便是与当地的平民百姓交好。俗话说的好,“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凤崇和祝兰台可不想这还没重振凤家当日的声威呢,就因为得罪了当地的土豪富绅,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因为知道凤崇替大家买了地盖了房屋之后,手里已经基本没有什么存银了,又想到如今凤崇这个凤氏家主也不复曾经的威风了,那跟随而来的两户凤姓人家,怕凤崇一家三口儿和清舞母子拖累他们,便渐渐地疏远了。
只不过念在凤在天一路上对他们照顾有加的恩情上,他们倒也不至于做的太绝,因此商量之后,每家匀出了五十两银子给凤崇一家。
看到面前的十锭光闪闪的十两重的银子,凤崇不觉好笑。虽然凤崇一直都明白什么是“树倒猢狲散”,但也没想到这么快那些一路上同甘共苦的所谓的族人,就把他们一家给抛弃了。
看着眼前那些白花花的有些晃眼的银子,凤崇笑得淡然:“谢谢诸位还把我这个落难的家主看在眼里,在自家都生活艰难的时候,还不忘记接济我们。”
那些作为代表来跟凤崇摊牌的人听了凤崇这样的话,不由地羞愧地低下了头。
曾经身为凤氏家主的凤崇,一出手就是成百上千两银子,怎么会把这区区一百两放在眼里?他们也明白,凤崇对于他们的家底儿肯定很清楚,各自出五十两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是,凤崇毕竟现在不比从前,对于一个手里一个子儿都没有的人,一百两实在算是一笔大数目。
凤崇也不看那些人怎么地在内心进行着忏悔,倾身将桌子上的银子朝那些人面前一推,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地说:“不过这些银子,我是真的不能要。”
见那些满脸羞愧的人想要说什么,凤崇摆摆手,笑道:“你们也不用跟我客气什么。说到底,比起当初那些在一开始就放弃我们一家的人来说,你们这样做已经算是对我们仁至义尽了。至于这些银子,我是真的不能要。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要想站稳脚跟,少不得要打点什么的。”
“可是我们的地契……”
来人还没有说完,就见清舞怒气冲冲地从内室挑帘进来,将手里的两张地契朝那些人面前一甩,扔在桌子上,双臂环抱在一起,昂首道:“呶,你们的地契”
清舞最看不得便是这些见风使舵的小人,因为在秀色楼的时候,她就因为被如烟利用,抢去了花魁娘子的名号,而一下子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吃了不少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的苦头。
“这地契原本一开始就要交给你们的,但是因为爹娘离开得匆忙,我又一直有事缠身,所以才没有及时给你们,倒害得你们担心了。”凤崇此刻,说起话来也免不了微微的嘲讽。
那些人一边慌忙地将地契收进各自的怀里,一边又是羞愧又是担心地问:“那土地和房屋的花费……”
凤崇直接摆摆手,说:“这个不用放在心上,我既然以凤氏一族的家主的身份将你们带到了这里,虽然不能给你们锦衣玉食,但是替大家找到一个栖身之所还是应该的。”
相形见绌,那些来人更是羞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我们……”
听那些人又要说什么抱歉的话,凤崇干脆将头扭向一边。
见凤崇不欲多言,祝兰台便上前将桌子上的银子一收,递给那些人的起事者手里,笑道:“你们就别客气了。虽然说你们是想就此……不过说到底,我们都是凤家人,虽说以后没什么家主了,但好歹大家今后也都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日后少不得要麻烦大家。”
见祝兰台都这么说了,那些人只得收了银子告辞。
清舞见众人离去,这松开抱在胸前的双臂,愤然道:“既然手下银子能够买他们的安心,让他们别总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需要他们救济了,那干嘛不爽快地收下,正好断得干干净,省的日后麻烦”
知道清舞因为当初被如烟抢去花魁娘子的称号吃了不少见风转舵的势利小人的苦,所以一遇到那些趋炎附势的人就忍不住变得尖锐,祝兰台也没有多说什么,笑着劝慰了清舞几句,便开始跟凤崇和清舞商量该怎么来重振凤家的昔日的声威。
“最近几天我跟周围的当地人打听了一下,大致清楚了这里的富商大户和地方特产。要想因地制宜,重操凤家的旧业也不是不可以,毕竟蜀锦天下闻名,而且我们对于丝绸一块也颇有销路,所以我想……”祝兰台看向凤崇,见凤崇摇头,便止住了下面的话。
“没错,蜀锦天下闻名,而且我们最大的人脉和经验也是在丝织业一块。但是,”凤崇话锋一转,郑重地分析起当今的局势来:“眼下正值战乱,试问有多少人还有那个心思买下名贵的蜀锦来满足自己奢华的享受?而且,不久圣驾即将到来,到时候但凡是天府之国有利可图的行业大约都会被朝廷插手介入。跟朝廷争生意,那我们不是自寻死路吗?”
清舞点头,看了看周围几乎家徒四壁的景象,叹息一声,怅惘道:“就算是我们想要与朝廷争锋,在蜀锦生意上分一杯羹,那也要我们有本钱才行啊……刚才的那些势利小人之所以抛弃我们,想拿一百两银子就买断跟我们的关系,还不是因为我们手里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他们怕日后被我们连累?”
祝兰台这才想起,还没有跟清舞说起先前她曾经在藏书宝殿里藏了不少金银钱财的事。不过,祝兰台本来就没有打算让更多的人知道藏书宝殿的存在,而且见凤崇也没有打算开口告诉清舞藏书宝殿一事的意思,祝兰台便也选择了保持沉默。
“不过,只要有命在,就有希望。”清舞收起刚才的愤世嫉俗,充满地希望地说,“我们脑子没坏,一双手也算得上勤劳灵巧,怎么都会找到一条活路的”
第一卷 重生 第三章 凤浪寻来
(前几章因为要介绍必要的背景,所以乏情一点~现在开始有爱旅途咯~)
“这倒也是。”祝兰台被清舞的乐观所感染,接着说道,“虽然我的女红算不上顶好,但也不算差,绣几条帕子出去卖还是没有问题的”
“就是就是”清舞也越说越兴奋,“其实我看这里还算是太平,肯定有大户人家想要找帮工,我们也可以出卖力气去养活自己啊”说到了这里,见凤崇和祝兰台都似乎很惊讶的样子,瞪大了双眸,清舞叹气,垂下头说:“我就算了,要是让你们这对昔日风光无限的凤氏家主和主母去人家家里做下人,只怕是委屈了你们。”
凤崇猛一阵摇头摆手,有些激动地笑道:“没有你说的很对若是能够深入接触那些把守着当地经济命脉的人的话,那肯定会找到最好的商机的”
说干就干,没过多久,凤崇、祝兰台和清舞三人就在浣花溪畔的一户丁姓地主家里找到了活儿干。凤崇被派去给账房打下手,祝兰台和清舞则分别被分配去伺候丁夫人和丁地主的小妾。
那丁姓地主名叫丁财旺,虽然算不上顶有钱的富户,但是至少可以养得起近三十个婢仆,还可以参加一些小型的上流权贵的宴会,对于初来乍到,想要摸清楚巴蜀经济的凤崇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凤崇本就是掌管整个凤家生意的人,因此很快便在账房手底下崭露头角,被提拔为管事之一,专门负责收租一块,那可是个肥缺被提拔为收租管事之后,凤崇不但可以挣很多的银钱,在浣花溪一带的名声也大振,逢年过节的竟然有不少的人朝他家送礼这也就是说,凤崇已经在当地站稳脚跟了而祝兰台和清舞,原本就是成过亲的人,还是凤崇的妻妾,因此那丁财旺地主根本就没有想过染指她们,女主人对她们很是放心;而且她们自己又聪明慧黠,将丁夫人和丁姨夫人伺候得舒舒服服的,深得主子的喜欢。除了该有的例钱之外,祝兰台和清舞每个月都可以从两位女主人那里得到不少的赏银。
所以,那些刚开始时想要跟凤崇一家断绝关系的凤氏族人,见到此等情状,不由地庆幸凤崇当初没有如他们的愿,用一百两银子就买断了双方的关系。
他们原本就不是什么狼心狗肺的人,只是有些自私,做什么事都先替他们自己打算而已。因此,虽然当初他们做的那种绝情决意的事让凤崇很不愉快,但是到底他们也姓凤,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是他唯一的族人,所以凤崇也不想做的太绝。
几次上门送礼之后,见凤崇没有强硬地赶他们走,他们便知道,凤崇是真的没有因为当初他们做的错事而怀恨在心。
不管重新往来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利益考量,但是能够跟眼前为数不多的族人友好邦交,凤崇和祝兰台等人还是很欣慰。
就在圣驾到达成都不久,灵武那边传来了消息,说是皇子李亨为了退敌,在紧急情况之下被立为皇,而在程度避难的玄宗皇帝,被迫成了太上皇。
凤崇早知道李亨有志于皇位,却也没想到李亨会这么做。都说乱世出英才,凤崇想,或许就是这次的叛乱成就了李亨的皇帝梦吧。
不管怎么说,有了新的君主带领强有力的军队,再加上回纥的出兵相助,很快节节败退的大唐国家军队就开始站稳脚跟,并且予以反击不管外头打得是如何的热火朝天,成都却依旧是一座安详宁静的小城,小桥流水一般地过着自己的岁月。
眨眼之间,凤新已经七岁了,而凤舜也有十岁,都早已到了入学的年纪。之前在凤家的时候,凤舜就已经有祝兰台特地为他请的西席先生来教书,后来因为战乱逃到了成都,凤舜的课业和凤新的蒙学都由凤崇和祝兰台轮流完成。
如今天下局势初定,叛军内部争权夺利内讧不断,而大唐国家军队却节节胜利,平叛指日可待。于是,凤舜和凤新上学堂的事,便已经提上来日程。
原本,凤崇是打算替凤舜和凤新单独请一个西席先生教授他们知识的,但是祝兰台不想张扬,一个尚且要在别人家做工来养家的家庭,却专门替自己的孩子请一个西席先生负责教习,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合适。
凤崇仔细思量之后,也觉得不大合适,便放弃了这个念头,转而想要送凤舜和凤新到浣花溪畔最好的私塾去读书。
谁知,凤崇、祝兰台和清舞三人这边刚跟孩子们商量定,旁边住着的凤氏族人的邻居就拎着一堆礼物找上了门,一脸的求助。
原来,因为沾了凤崇一家人的光,那些跟来的两户凤氏族人也算是过得颇为不错。但是到底是没有找到当地的土豪富绅做靠山,即使家里小有资产,还是被当地人看不起。他们曾经把自己应该入学的孩子送去了当地的私塾,但是孩子们到了私塾却常常被当地的孩子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