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春闺记事 >

第36章

春闺记事-第36章

小说: 春闺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很短,顾延臻很快就读完了。
然后,他也懵了:“就这事?”
——*——*——*——
 

第063节急信

 老爷子快马加鞭送过来的信,真的很短。
内容就是,因二房的长子顾晴之成亲,让顾延臻和宋氏带着孙儿、孙女北上观礼。
这样的书信,出自老爷子之手,叫人起疑。
又是快马送来,就更叫顾延臻夫妻摸不着头脑了。
当年二房做的那些事,让老爷子痛心疾首,顾氏药铺也是因为二爷做私帐贪钱而关门歇业的,老爷子很不喜欢二房的人。
他们家长子成亲,依着老爷子的性格,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心情不佳,可能不出席。
老爷子专门让延陵府的人,千里迢迢去给二房长子成亲观礼,这不合常理。
况且还有一个多月就是除夕,难道让顾延臻一家人在路上过年?
这就更加不能理解了!
“从开年就不对劲。”宋盼儿对顾延臻道,“四月份的时候,大哥就给咱们写了封书信,让咱们回京。”
顾延臻恍然,他都快忘了这件事。
“……然后,又是派大侄儿亲自南下,接老爷子。”宋盼儿道,“老爷子更是奇怪,一声不响就带着画琴去了。如今,老爷子又在年关前来信,让咱们北上。你算一算这些,哪一件不透着古怪?”
宋盼儿的话,让顾延臻后背有点凉。
往常他也觉得不同寻常,却没有仔细想。
的确,每一件都不合情理。
“京都定是发生了什么!”顾延臻肯定道,“老爷子是知道的,只是没跟咱们说。还有,六月份的时候,南昌王和庐阳王兄弟俩拜访过老爷子的,他们也是上京。”
宋盼儿就沉默下来。
她总感觉有些事呼之欲出,偏偏想不明白。
夫妻俩对坐无言。
“那咱们去不去?”顾延臻没了主意,问宋盼儿。
要是去的话,定要在路上过年。
过年是大事,把事情就这么丢开北上,有些舍不得。
可老爷子快马送信,不去的话,“孝”这个字上又圆不过去。
宋盼儿没有接话,眼神迷茫看着顾延臻。
“……咱们合计合计。”顾延臻的酒劲后余而来,他头开始疼了,就重新躺下拉过被子,“我先睡会儿。”
宋盼儿则起身,料理家务。
早上顾瑾之和两个弟弟来请安,听说父亲还在内室睡觉,都不敢吵,声音悄悄的。
宋盼儿声音虽然轻,却难掩喜悦对顾瑾之说:“刘家庄那附近十来个庄子,听说给你立了生祠。应该是秦太医救人的时候,传了你的名字。他那人挺厚道。我等会儿派人去瞧。要是真的,回来咱们得高兴高兴一场……”
顾瑾之倒没想到。
她无奈笑了笑:秦申四真能给她招事。
她不需要这些虚名,只想生活过得安逸自在。
今后,背上这些虚名,只怕是难安静了……
顾煊之歪了脑袋,问宋盼儿:“娘,什么是生祠?”
“谁功德显著,百姓敬重,就给他立了生祠,朝拜信仰,供养香火。”宋盼儿笑着跟儿子解释,“百姓都供着你七姐呢。”
顾煊之听懂了,露出羡慕又欢喜的表情:“七姐真厉害。”
顾琇之也在一旁呵呵笑。
宋盼儿今日特别宽容,看到顾琇之笑,居然也给冲他笑了笑。
顾琇之则愣住。
他们筷著轻悄吃了饭,生怕吵了内室睡觉的顾延臻。
吃饭毕,顾琇之和顾煊之去念书,顾瑾之也回房。
宋盼儿就喊了外院七八个小厮来,让司笺领头,带着他们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顾瑾之的生祠。
晌午的时候,小厮们纷纷回来了,把消息汇报给司笺。
司笺一个人进内院回话:“每个庄子都有,一共十二座。都是新建的,塑了七小姐的金身……”
“是什么样子的金身?”宋盼儿打断他,忙问。
“不像七小姐,倒有些观音菩萨的模样!”司笺呵呵笑着。
宋盼儿心里大喜,面上还要骂司笺:“又满嘴胡咧!观音娘娘也是你能亵渎的?还不自己扇两个大嘴巴?”
司笺瞧见宋盼儿虽然话说得严厉,眼角眉梢却全是笑,就笑嘻嘻的,不痛不痒扇了自己两个嘴巴:“小的说错了话!”
宋盼儿就笑起来,又问他:“那些庙盖得还好吗?”
“……庄户人家,说不上多金灿,也是比他们住的房子要好。”司笺老实道。
宋盼儿倒也不拘泥这些,满意点头:“真是为难他们,不知道花了多少闲钱。怕是家底都掏出来了……”
“他们的命都是七小姐救的,这些家底值什么?”司笺道。
这倒是实话。
宋盼儿昨日还在抱怨,顾瑾之和顾家在这次瘟疫里出了大力气,却没有得到回报。
没过一天,回报就来了。
这可比金银钱财更有意义。
顾家不缺钱,宋盼儿也只希望外人都知道她女儿的本事。
她的女儿,当得起一声神医的。
这一整日,宋盼儿心情都非常好。
顾延臻睡到午膳的时候才起来,宿醉的难受劲也过去了。
宋盼儿把上午派人去看顾瑾之的生祠之事,说给了顾延臻听。
顾瑾之一听有十二座,几乎是一个庄子一座,忍不住笑道:“这跟土神庙似的。观音庙也没这样的……”
宋盼儿瞪他。
顾延臻还想说调侃几句,被她一瞪,就笑着转移了话题。
话题自然少不得老爷子那封信。
怎么办,成了难解之题。
“依我说,我带着煊哥儿和琇哥儿回去一趟,既全了老爷子的心,又给二哥家添了热闹。你和瑾姐儿留在延陵府过年,家里的事也得有个人撑着。”顾延臻道。
宋盼儿蹙眉:“煊哥儿那么小,身体又弱,你带着他,我哪里放心?我是一刻也不敢让他离了我的眼。”
她舍不得儿子。
讨论了半下午,还是没有结论。
索性就丢开了,明日再说。
夫妻俩都在思量对策。
到了冬月十五,又来了一封信,依旧是老爷子叫人快马送来。
信的内容和上封信一模一样,只是这次把“瑾姐儿”三个字点明了出来。
宋盼儿彷佛一下子开了窍:“大伯是想爹爹回去,爹爹则是想瑾姐儿回去!京城定是有人生了病!”
顾延臻把事情的前后仔细想一遍,觉得宋盼儿的话非常合理。
“……我大嫂生病的时候,赵道长去了京城,我大嫂就说,是个贵人病了!”宋盼儿又低声道,“赵道长那份修为,素来不理凡尘琐事,什么贵人能请动他,你仔细想!”
顾延臻果然仔细想起来……
然后,夫妻俩对视,露出一个彼此心知肚明的表情。
回京,就成了定局,而且是越快越好。

 第064节辞别

老爷子来信一催再催,作为儿子、儿媳妇,再违背老人的意愿不肯北上,就有些不孝了。

况且老爷子又不是害他们。

可阖家北上,延陵府这边的宅子怎么办?

满家子内外院,数百的下人,没有管制的人怎么行?

倘或是顾延臻一家人是搬回京城,这些下人卖了也可,遣散到庄子上也可,倒也不烦心。

可他们只是去探亲,最多半年之后就要回来。

或卖了,或遣了,回来又上哪里去买这些用惯了的?

宋盼儿和顾延臻的意思一样,家里的下人一个也不想散。

“让宋妈妈和海棠管着……”顾延臻给宋盼儿出主意,“往常不是她们总协助你?”

他只念书,内外院的事、田地上的事、铺子里的事,一概不与他相干,他自然不知道这中间的难处。

宋盼儿却是很清楚。

她摇头:“你瞧着宋妈妈和海棠厉害,那是背后有我撑腰呢。我坐纛旗儿,她们两个办事,还总有些闲言碎语的。要是我不在家,她们又都不是主子,那些刁钻的哪里服她们管束?”

需得有个主子坐镇。

顾延臻就想到了洪莲。

“不如把洪姨娘接回来,暂时先管着家里的事……”顾延臻脱口而出。

说完,他有点后悔,眼神里陪着几分小心。

宋盼儿心里先是一冷,面上倒也安静,难得的心平气和,跟顾延臻解释:“她自己都是个糊涂的,能顶什么事?她不惹祸就万幸的,还指望她?你忘了琇哥儿……”

“对对对,我也是糊涂的。不该提这话。”顾延臻想起了顾琇之那场病,连忙道。

洪莲就否定了。

宋盼儿娘家兄嫂们倒也不错,只是把家底交给旁人看,宋盼儿心里会不舒服。

算来算去,居然无一人可托。

“等从京城回来,我先替琇哥儿说亲,早些娶个媳妇进门,家里也不至于无人可用了。”宋盼儿感叹道。

顾延臻就笑笑说对,心里却在想,琇哥儿到底不是你肚子里生的。他媳妇你又放心吗?

夫妻俩商量了半天,仍是商量不出个头绪来。

快到了傍晚,顾瑾之姐弟过来请安。

宋盼儿就把要上京的决定。告诉了他们。

然后又对顾瑾之道:“娘这院子、你两个弟弟的院子、你爹爹的外书房,都要娘操持,只怕忙不过来。你自己院子里的事,我就全交给你。带谁去、谁留下来看门户,都由你做主。东西该收的收。该带的带,交个账本给我即可。”

顾瑾之说好。

这个决定有点突然。

她先应下,才问:“咱们为什么不等明年开春,冰河开冻之后才北上?这寒冬腊月的,路上也不便,且将是年关。”

“只因赶你三哥的大喜日子。你祖父特意写信来,让咱们回去。”宋盼儿道,“我翻了黄历。二十宜出行,路上快的话,咱们能赶在除夕到京城呢。”

顾瑾之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她知道母亲乐观了。

他们能赶在正月底到京城,都要看一路上的天气。除夕之前是不能够的。

越往北走,腊月风雪越多;上京述职的、南边庄子给主子送年货的、外地做官赶回去过年的。车马船只只怕会很拥挤,水路、陆路都很难走。

想顺利在除夕之前赶到是万万不能的。

大家吃了晚饭散了之后,宋盼儿又留顾瑾之说话。

“……你祖父快马送信来,一连两封,催着咱们上京。”她把信给顾瑾之看,“今日已经是十五,二十启程,时间仓促得很。

你明日把功课放一放,院子里的事要全部安排妥当,可不能拖。十八、十九,咱们得跟亲戚四邻做个别,免得旁人不知缘故,胡乱猜测。”

宋盼儿不想被外人说半点不是。

顾瑾之的目光,落在祖父的信上,久久没有挪开。

短短的两封信,内容几乎一样,她却看了很久。

她跟着祖父念书这两年,比家里任何人都了解祖父。

祖父的笔迹,她更是熟悉不已。

从祖父的笔迹上看,他写字的时候,心情很不平静,甚至有些急躁,字的细微处都透了出来。

顾瑾之又想到了祖父急匆匆上京。

京里果然是有大事的。

须臾,顾瑾之才心念回转,笑着对母亲道:“您放心吧,我会办妥的。”

宋盼儿就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要上京,又是举家前往,时间又仓促,宋盼儿还要留出两天的功夫拜访亲友,提前送了年礼。

一家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顾瑾之的院子里倒没什么悬念。

霓裳的脸破了相,还在修养,她是不可能跟着顾瑾之走的。就算她没有破相,顾瑾之也不准备带她。霓裳性格泼辣,能镇得住院子里的人,等顾瑾之一走,她院子里就更需要像霓裳这种的。

祝妈妈年纪大,见过的世面多,路上能照顾顾瑾之,她定会跟顾瑾之一起去的。

还要带两个大丫鬟。

芷蕾、幼荷和葳蕤三人,有些难以抉择。

“姑娘,我留下来,跟霓裳作伴。”芷蕾主动说。

她和霓裳的情分比较深厚。

顾瑾之就答应了。

剩下的,除了几本书,要带什么,要收起来什么,都由祝妈妈调治,顾瑾之就不管了。

母亲那边,因为有宋妈妈和海棠,做事雷厉风行,比顾瑾之这般还要快。

关于如何照看庭院,宋盼儿也想到了法子。

庄子上和铺子里的账目,由各自的管事先管着,年前不算账,等宋盼儿回来再说。

家里的事,也分开。

各个院子都有小厨房。分了柴米油盐,各房分开吃饭生活,各自不相干。每个院子有个管事的,一切听从每个院子的管事吩咐。

另外请大舅母宋大太太和总管事孙囿堂,并管阖府事宜。

这样的安排,也是宋盼儿的用心良苦。

顾瑾之却想到了后世的承包责任制……

把府里的事物分成一块一块的,具体到每个院子。管事也只管自己小院子的几个人,的确更加容易。

她母亲在管理人事方面,能力卓越呢。

家里的事,快速有效处理妥当之后。宋盼儿就带着全家人,先去了宋家下年礼。

宋大太太置办了一桌酒席,给他们践行。

二表哥宋言昭听说顾瑾之要走。悄悄拉她的袖子,让她跟着他去院子里说话。

顾瑾之就起身,随了他出门。

宋大太太瞧在眼里,只当不知道。

大家就全部装作没看见。

宋言昭送了只檀香木雕刻而成的猴儿给顾瑾之:“……元宵节的时候,咱们说笑。你说喜欢木雕。我想着你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